加强霍乱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疾病
霍乱,1病原学,2流行概况,3防治对策与措施,4诊断及鉴别诊断,5治疗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病急,剧烈呕吐和腹泻,引起严重脱水和酸中毒,休克与尿毒症,病死率高,流行传播快,波及面广,属“国境卫生检疫传染病”之一。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入“甲类”传染病。由于该病危害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生产、贸易、交通运输,制约经济发展甚至社会稳定,已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控制该病,党和政府把霍乱病的防治放在疫病控制的重要位置。1 病原学
霍乱弧菌为革兰阴性弧菌,呈弧形或豆点状,在36℃~38℃,碱性(pH 7.6~9.0)1%蛋白胨水或肉汤繁殖迅速,有毒性很强的内毒素。霍乱弧菌对低温抵抗力强,在河水中生存1~2周,在潮湿衣物及食品中可存活数天,在水果、蔬菜上可存活1~20天;对热及一般消毒剂抵抗力低,煮沸即死,日光照射1h即死,消毒剂如漂白粉、漂白精、过氧乙酸、戊二醛等易于杀灭。霍乱弧菌依据菌体抗原不同,已知有200多个血清群,致病的血清群有:(1)01群古典生物型霍乱弧菌;(2)01群埃尔托生物型霍乱弧菌;(3)0139霍乱弧菌。
2 流行概况
2.1 霍乱01群古典生物型 霍乱(古典生物型)在全球发生过6次大流行,1817~1923年的100多年间,以印度恒河三角洲为地方性疫源中心,先后在亚、非、欧、美流行。在世界大流行期间,霍乱(古典生物型)首次传入我国,从那时起始至1948年为止的130年中大小流行几十近百次,6次世界性大流行无不祸及我国。解放后我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消灭了该病。
2.2 霍乱01型群埃尔托生物型 20世纪60年代埃尔霍乱(副霍乱)打破了既往20余年中局限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岛一隅的现状,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1961~1964年)即已席卷了西太平洋直至南亚次大陆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特别自1970年侵入非洲和欧洲部分国家以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