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拔罐常用手法(1)
这里主要指单纯罐手法,包括闪罐法、留罐法和走罐法。
闪罐法
即在某一部位(如穴位、病灶点)进行反复吸附并立即使之脱落的一种手法。
1.浅吸闪罐法
使罐体吸附在应附的部位上(罐体内吸入皮肤肌肉较浅),立即提拉罐体使之脱落,至皮肤潮红,以每个部位10~30次为度的一种手法。在使用部位先涂抹"刮痧拔罐润肤剂"为佳。通过对某一部位进行吸紧牵拉,放松的物理刺激,使局部经络气血充盈--输布--再充盈,使局部经络气血运行状态得以调整、营卫状况得以改善。此法多用于风寒束表、局部肌肤麻木、疼痛、病位游走不定的病患者以及颜面部穴位的拔罐。
2.深吸闪罐法 又称响罐法,操作方法基本同上"浅吸闪罐法",只是罐体内吸附皮肤肌肉较"浅吸闪罐法"深,故提拉脱落时常发出响声,故而又名"响罐法"。需在闪罐部位先涂抹"刮痧拔罐润肤剂"方可使用。功效原理基本与浅吸闪罐法相同,只是吸力增大、刺激量比浅吸闪罐法大。此法多用于病变较深且较局限的病症。
, 百拇医药
留罐法
也叫坐罐法,指罐体吸附在选定的部位或穴位或病灶点上且留置一段时间(10~30分钟)的一种拔罐手法。
1.单罐法
即治疗时单独使用一个罐体的方法。适用于病变单一或局限的病症。如心律不齐、心慌选内关穴,大便不正常选天枢穴,头痛选太阳穴,落枕选肩井穴,胃痛选中脘穴等。
2.多罐法
即治疗时多个罐体同时并用的方法。适用于病变广泛的病症。治疗时又分排罐法和散罐法两大类。
(1)排罐法
即将多个罐体吸附于某条经络或特定部位上(如某一肌束)的一种手法。拔罐时应遵循以上而下的顺序原则,即先拔上面部位后拔下面部位。如坐骨神经痛可在足少阳胆经之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穴,足太阳膀胱经之秩边、殷门、委中、承山穴上拔罐;肥胖病人可在背部夹脊穴从上而下拔罐。
, http://www.100md.com
①密排法
多个罐体紧密在某一部位,罐体与罐体之间间隔1~2cm,注意罐体与罐体之间不可太近,否则会出现罐体间相互牵拉所致的疼痛与损伤。此手法多用于病变局限、症状明显,体质较好的患者。
②疏排法 罐体与罐体之间相对疏远,间隔5~7cm。此手法多用于病变广泛、症状较多而主症不明显、体质较差的患者。
(2)散罐法
指全身吸附罐体之间相隔较远。此手法多用于全身病症较多的患者。如心律失常患者选膻中穴、内关穴、心俞穴等;肩周炎患者选肩井穴、肩髎穴、曲池穴、条口等。
3.发疱罐法
指拔罐吸附部位出现水疱现象的一种手法。使吸附部位出现水疱现象一是可通过增加罐内负压,延长吸附时间来实现;二是水湿、酒湿之邪盛、感冒等患者10分钟左右亦可自己起水疱。这种现象与药物敷贴、发疱灸法相似,但本法之水疱散在表皮,无痛苦,除有治疗作用外,还有强壮作用,对正气不足、免疫力低的患者提高正气和增强免疫力有一定作用。此法起罐后皮肤上出现的水疱一般不必挑破;1~2天后可自行吸收消失;若需挑破或已破溃,用紫药水涂抹即可。注意疤痕体质者禁用。临床上对哮喘、心下痞硬患者可选膻中穴、巨厥穴进行此法。
, http://www.100md.com
4.提按罐法
用手提起吸附肌表的罐体,随即按下复原,力量逐渐加大,以罐体不脱离肌表为度,如此反复20~30次。此法使罐体内吸附的肌肤上下振动,增加拔罐功效,振荡相应经络腧穴、脏腑气血,促进气血运行,振奋五脏六腑。此手法常用于腹部,对胃脘不适、消化不良、小儿疳积、泄泻、痛经等症有较好效果。
5.摇罐法
用手握着吸附肌表的留置罐体,均匀、有节奏的上下(或前后)左右摇动,以一个部位20~30次为宜。此法通过对局部的反复牵拉,可增加刺激量,提高疗效。操作时,力求做到手腕放松、力量柔和、动作协调、均匀,忌快与生硬,以病人自感放松、舒适、能耐受为度。
6.转罐法
用手握着罐体,慢慢地使罐体向左水平旋转90°~180°,然后再向右水平旋转90°~180°,一个左右转动为一次,反复10~20次。转罐法扭距力较大,可造成更大的牵拉,比摇罐要强烈,可放松局部肌肉组织,促进气血流动,增强治疗效果。操作时注意使用此手法前须在施术的肌肤上涂抹"刮痧拔罐润肤剂",手法要轻柔,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忌用强力。多用于软组织损伤如腰肌劳损等深部无菌性炎症所致的局部疼痛。, http://www.100md.com
闪罐法
即在某一部位(如穴位、病灶点)进行反复吸附并立即使之脱落的一种手法。
1.浅吸闪罐法
使罐体吸附在应附的部位上(罐体内吸入皮肤肌肉较浅),立即提拉罐体使之脱落,至皮肤潮红,以每个部位10~30次为度的一种手法。在使用部位先涂抹"刮痧拔罐润肤剂"为佳。通过对某一部位进行吸紧牵拉,放松的物理刺激,使局部经络气血充盈--输布--再充盈,使局部经络气血运行状态得以调整、营卫状况得以改善。此法多用于风寒束表、局部肌肤麻木、疼痛、病位游走不定的病患者以及颜面部穴位的拔罐。
2.深吸闪罐法 又称响罐法,操作方法基本同上"浅吸闪罐法",只是罐体内吸附皮肤肌肉较"浅吸闪罐法"深,故提拉脱落时常发出响声,故而又名"响罐法"。需在闪罐部位先涂抹"刮痧拔罐润肤剂"方可使用。功效原理基本与浅吸闪罐法相同,只是吸力增大、刺激量比浅吸闪罐法大。此法多用于病变较深且较局限的病症。
, 百拇医药
留罐法
也叫坐罐法,指罐体吸附在选定的部位或穴位或病灶点上且留置一段时间(10~30分钟)的一种拔罐手法。
1.单罐法
即治疗时单独使用一个罐体的方法。适用于病变单一或局限的病症。如心律不齐、心慌选内关穴,大便不正常选天枢穴,头痛选太阳穴,落枕选肩井穴,胃痛选中脘穴等。
2.多罐法
即治疗时多个罐体同时并用的方法。适用于病变广泛的病症。治疗时又分排罐法和散罐法两大类。
(1)排罐法
即将多个罐体吸附于某条经络或特定部位上(如某一肌束)的一种手法。拔罐时应遵循以上而下的顺序原则,即先拔上面部位后拔下面部位。如坐骨神经痛可在足少阳胆经之环跳、风市、阳陵泉、悬钟穴,足太阳膀胱经之秩边、殷门、委中、承山穴上拔罐;肥胖病人可在背部夹脊穴从上而下拔罐。
, http://www.100md.com
①密排法
多个罐体紧密在某一部位,罐体与罐体之间间隔1~2cm,注意罐体与罐体之间不可太近,否则会出现罐体间相互牵拉所致的疼痛与损伤。此手法多用于病变局限、症状明显,体质较好的患者。
②疏排法 罐体与罐体之间相对疏远,间隔5~7cm。此手法多用于病变广泛、症状较多而主症不明显、体质较差的患者。
(2)散罐法
指全身吸附罐体之间相隔较远。此手法多用于全身病症较多的患者。如心律失常患者选膻中穴、内关穴、心俞穴等;肩周炎患者选肩井穴、肩髎穴、曲池穴、条口等。
3.发疱罐法
指拔罐吸附部位出现水疱现象的一种手法。使吸附部位出现水疱现象一是可通过增加罐内负压,延长吸附时间来实现;二是水湿、酒湿之邪盛、感冒等患者10分钟左右亦可自己起水疱。这种现象与药物敷贴、发疱灸法相似,但本法之水疱散在表皮,无痛苦,除有治疗作用外,还有强壮作用,对正气不足、免疫力低的患者提高正气和增强免疫力有一定作用。此法起罐后皮肤上出现的水疱一般不必挑破;1~2天后可自行吸收消失;若需挑破或已破溃,用紫药水涂抹即可。注意疤痕体质者禁用。临床上对哮喘、心下痞硬患者可选膻中穴、巨厥穴进行此法。
, http://www.100md.com
4.提按罐法
用手提起吸附肌表的罐体,随即按下复原,力量逐渐加大,以罐体不脱离肌表为度,如此反复20~30次。此法使罐体内吸附的肌肤上下振动,增加拔罐功效,振荡相应经络腧穴、脏腑气血,促进气血运行,振奋五脏六腑。此手法常用于腹部,对胃脘不适、消化不良、小儿疳积、泄泻、痛经等症有较好效果。
5.摇罐法
用手握着吸附肌表的留置罐体,均匀、有节奏的上下(或前后)左右摇动,以一个部位20~30次为宜。此法通过对局部的反复牵拉,可增加刺激量,提高疗效。操作时,力求做到手腕放松、力量柔和、动作协调、均匀,忌快与生硬,以病人自感放松、舒适、能耐受为度。
6.转罐法
用手握着罐体,慢慢地使罐体向左水平旋转90°~180°,然后再向右水平旋转90°~180°,一个左右转动为一次,反复10~20次。转罐法扭距力较大,可造成更大的牵拉,比摇罐要强烈,可放松局部肌肉组织,促进气血流动,增强治疗效果。操作时注意使用此手法前须在施术的肌肤上涂抹"刮痧拔罐润肤剂",手法要轻柔,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忌用强力。多用于软组织损伤如腰肌劳损等深部无菌性炎症所致的局部疼痛。,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