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1888
一药多名和概念营销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5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63期(总第2317期 2006.06.05)
     药品生产供应商的高度市场化行为,和医院高度公益性行为之间的矛盾,终于浮出水面。由于药品生产商和供应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巨大的产能和有限的市场之间的矛盾,开始走向具有特色的营销之路。

    一药多名就是这样的产物,利用营销手段,进行着高超的把戏。正如一位药厂的营销总监向笔者眉飞色舞地介绍的那样,可以利用概念营销的手法,使1瓶成本只要5元钱的某药卖到95元。药品的名字变更是必要的,一是新药,二是外国名字,更具有强烈的诱惑力。然后就是进行药品的概念包装,功能诉求,一句话,就是把这普通的某药包装成为“药中王水”。厉害!药品虚高定价后,就是通过终端营销措施,把虚增的价格大部分用在销售人员、医院和医生身上。最后实现药品生产商、供应商、营销员、医院、医生“多赢”的局面,惟一就是病人利益受到深深的伤害!

    营销是现代社会迅速发展、供应明显大于需求、市场竞争白热化时产生的主要行为。我国目前非常需要营销理念、营销技术、营销人才。营销理念和技术中重要的方面就是概念营销,就如同股票市场的概念股一样,可以说是药品营销中最简单、最容易、最便宜的竞争方法和营销手段。作为市场化的药品企业,我想主要错误不在他们,甚至他们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也存在一定问题,一个百年企业,应该诚信经营,获得的利益绝对不能建立在伤害其他社会群体的利益之上。玩概念游戏,只是目前市场低层次竞争的手段,应该走诚信经营、品牌经营、创新经营、文化经营的道路。

    之所以企业能够玩得起概念游戏,主要还是制度的问题,如药品定价制度,药名规范管理,企业创新支持制度等。因此,政府应鼓励企业走规范管理、理性营销,努力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尽可能缩短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之间的时间差,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吴剑)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63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