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2057
西地那非专利纠纷新说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9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65期(总第2319期 2006.06.09)
     这一个回合辉瑞胜出了,但涉及西地那非专利纠纷的这场旷日持久的官司仍将继续。

    6月2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万艾可(俗名“伟哥”)专利纠纷案的裁定结果,辉瑞公司胜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败诉。

    6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方面表示,复审委接到判决书后,在15天的上诉期内肯定会就是否继续上诉作出决定。

    起诉证据有失误

    从2001年国内企业联合要求撤销西地那非专利开始,这场纠纷历时整整5年多,国产西地那非上市的希望几经波折至今依然被悬在空中。

    在广州威尔曼药业董事长孙明杰看来,国内企业胜诉的可能性渺茫,主要原因在于当时他们委托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撤销对方专利时使用的证据有问题,“当时认为人家专利技术公开不完全,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做不出来显然是错误的理由,你说做不出来,那后来12家企业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孙明杰说,“当时要是能用另外一个证据就好了。”

    据悉,另一个证据就是“枸橼酸西地那非”的分子式结构早已在1990年初新加坡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布,辉瑞没有理由再对其进行专利保护。据说当时因为找不到相关的会议报道的文献,国内企业干着急,不得已用了另一个理由,但随后在十几家企业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当时的报道文献资料。

    记者就此向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代理律师王为求证,但王的手机整日均处于关机状态。经查证,2004年7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对辉瑞万艾可作出宣告无效的决定的确是以“专利说明书公开不充分”为由,而并没有采用“枸橼酸西地那非”的分子式结构早已在1990年初新加坡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公布这一更加有力的证据。

    官司接下来怎么打

    据悉,目前国内12家企业和自然人潘华平在接到判决书后,进行了紧急磋商,研究相关对策。

    有知情人透露,这次集体行动中每一家企业光律师委托费一项就是37万元,官司打到这份上自然是骑虎难下。假如采用新的证据的话,那么就要重新再来一次,耗费时间不说,这么多的费用还得重新再掏一次。

    对此,12家企业都表示:“大家还在讨论怎么应对这一判决,具体行动还得再看看结果,因为国家专利复审委和第三方都有权利提出上诉。”

    不过辉瑞方面则表现得相当轻松,辉瑞公关经理周先生向记者表示,不管官司怎么打,辉瑞的万艾可仍在正常销售,据他透露,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万艾可的市场潜力仍然巨大,该产品在处方药市场的潜力是5000万元,在OTC市场高达5.5亿元。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65期, 百拇医药(陈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