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芍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赤芍,1药理作用,2临床应用,【参考文献】
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或川芍药(Paeonia veitchii Lynch )的干燥根,性味苦,微寒,归肝经,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能,主要用于热入营血,斑疹吐衄,经闭瘕,跌打损伤,痛肿疮毒,目赤翳障等症[1]。赤芍为我国传统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现代研究表明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赤芍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 药理作用
1.1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1.1.1 抗凝、抗血栓作用 王玉琴等用赤芍粗制提取液125~250mg(生药)/ml,除使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明显延长外,250mg/ml也明显抑制凝血酶集中纤维蛋白原,在500~1000mg/ml时均完全不凝。近几年,徐红梅等[2]研究了赤芍总苷对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的影响,发现赤芍总苷能明显延长大鼠和小鼠的凝血时间,明显缩短静脉注射ADP-Na 所致的小鼠肺栓塞呼吸喘促时间,提示赤芍总苷通过对凝血系统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而产生抗血栓作用。徐先祥等[3]运用肺栓塞、动脉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三种实验性血栓形成模型,观察黄芪总皂苷(AS)和赤芍总苷(TSP)以各种剂量配伍时的作用,结果AS和TSP 均具不同程度抗各实验性血栓形成作用或趋势,配伍后作用更佳,抗凝作用则源于TSP,AS 50mg/kg和TSP 150mg/kg配伍时抗动脉血栓形成作用最佳,表明AS和TSP 有协同抗血栓形成作用。
1.1.2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研究表明赤芍抑制血小板聚集是通过增加cAMP水平,影响血小板内cAMP水平升高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释放功能均会受到抑制。刘超等[4]对赤芍总苷活血化瘀作用的研究,发现赤芍总苷可显著调节机体微循环,降低血清、血浆黏度,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李文等[5]对六种产地赤芍对大鼠抗凝血及抗ADP诱导血小板聚集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六种产地赤芍在0.5g生药/ml时,对抗凝血及血小板聚集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1.1.3 对红细胞的作用 赵春景等[6]研究了赤芍对乙肝黄疸患者红细胞通透性及渗透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肝黄疸患者红细胞通透性下降,赤芍能显著改善其红细胞的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对低渗张力的抗性,有一定的稳定红细胞膜结构的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3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