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新药开发
编号:11121356
关注微生物来源的新药开发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14日
1 微生物——新药发现的重要来源,2 发现微生物新药的新途径,3 微生物药物的研发进展,4 我国微生物药物的研发现状
     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多样性,提供了发现新药(以及先导化合物)的不竭动力。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以微生物为源泉的新药研发有了更多的支持,微生物药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1 微生物——新药发现的重要来源

    人类认识微生物的历史源远流长,但认识到微生物是新药发现的重要源泉,有目的地从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中发现新药的历史,至今不到70年。

    所谓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是指在微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极其微量的、对微生物本身的生命活动没有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生物体往往具有不同的生理活性作用的一类物质。人们主要利用不同来源的细菌、放线菌和霉菌这些微生物,通过不同的分离培养技术,让其产生多种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然后再通过各种筛选技术和分析检测技术,寻找其中新的、具有各种生理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一一微生物新药。

    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各种不同的生理活性,人们熟悉的抗生素就是具有抗感染、抗肿瘤作用的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Fleming发现青霉素,随后由Florey和Chain将青霉素用于治疗并取得惊人的效果,这标志着抗生素时代的到来。1942年,美国科学家waksman发现链霉素并很快将其用于临床。随后,科学家又从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中发现了一大批,目前还一直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和林可霉素等,以及一大批半合成B一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其他类别的半合成抗生素,基本上控制了细菌感染性疾病,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15年以上。

    继Fleming和Waksman后,日本科学家梅译滨夫除了发现卡那霉素等多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抗生素外,还提出了酶抑制剂的概念,开创了从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中寻找其他生理活性物质的新时代。

    参与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酶的活性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生物体生命过程的正常与否,而人体内某种酶活性过高往往是导致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有可能产生能够抑制某种酶活性的生理活性物质,即酶抑制剂。而这种酶抑制剂从作用对象而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抗菌、抗病毒或抗肿瘤类的抗生素。

    目前,从发表的文献资料来看,从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中筛选的各种生理活性物质,除了抗生素、酶抑制剂和免疫调节剂等外,在受体拮抗剂、抗氧化剂、细胞因子诱导剂等多个领域,都发现了很多具有药物开发价值的候选化合物。毫不夸张地说,在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存在着各种人们目前还无法想象的极好药物,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开发利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8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