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药学院学报》 > 2001年第3期
编号:11013643
神经回植至脊髓后FK506促进神经再生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
神经,,神经;回植;FK506;再生,1材料和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摘 要 目的:探讨大鼠神经回植至脊髓后,新型免疫抑制剂FK506能否促进神经再生。方法:SD大鼠48只,制作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根回植术的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又按取材时间不同分为3个月组和6个月两个小组。给药组以FK506灌胃,1 mg/kg·d-1,对照组不作处理。观察到期后,测定、比较各组大鼠肱二头肌肌肉动作电位(MAP)、肌肉强直收缩力、肌肉湿重及神经肌肉组织学上的差异,评价FK506能否促进神经的再生。结果:3个月和6个月时,给药组手术侧肱二头肌的MAP、肌肉强直收缩力及肌湿重等指标分别优于对照组,但再生神经的组织学检查各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神经根回植术后使用FK506可以促进神经的再生,提高神经再支配之肌肉的功能恢复。

    关键词 神经;回植;FK506;再生

     已有的异体手移植的资料表明,FK506等免疫抑制剂可以极大地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1,2]。神经根回植后,神经的再生较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更复杂。我们尝试将FK506应用于神经根回植术后的大鼠模型,观察FK506能否促进神经的再生。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分组 48只健康雌性SD大鼠(第一军医大学试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明书第1598号),体重230~250 g,建立臂丛根性撕脱伤后神经根回植的大鼠动物模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A组:给药组;B组:对照组。术后3、6个月取材,按取材时间不同,A组和B组又随机分为A1组、A2组;B1组、B2组。其中A1组和B1组为3个月取材组,A2和B2组为6个月取材组,每组12只大鼠。

    1.2 模型制作 ρ=3%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30 mg/kg)。麻醉完全后,仰卧位,四肢牵向两侧固定于固定板,颈部及前肢备皮,常规消毒、铺巾。以下操作均在16倍手术显微镜(上海医用光学仪器厂,SXP1B型)下完成。

    1.2.1 将C6神经根从脊髓上撕脱,并显露脊髓 颈正中线右侧旁开3 mm处作纵行切口,长约20 mm,将胸锁乳突肌于近起点处切断,向内侧牵开颈动脉鞘,显露臂丛神经根直达C6神经根处,并显露C5、C6椎体腹侧的右半侧,扩大C5/6的椎间孔,使其大于脊神经节的横径,显微剪剪除神经根周围的结缔组织,用镊子夹住C6神经根缓缓向外侧牵拉至神经根完全脱出椎间孔为止。将脱出的神经节置于颈前肌群表面,用11/0无创缝线固定1针。避开横突孔,用尖头咬骨钳咬除C5椎体下外侧约3 mm×2 mm,显露脊髓右前外侧。

    1.2.2 切取尺神经桥接肌皮神经 从右锁骨中点下3 mm处至右肱骨内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56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