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药学院学报》 > 2001年第4期
编号:11013714
阿尔茨海默病的炎症机制及其非甾体类消炎药临床应用前景
http://www.100md.com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
炎症,,阿尔茨海默病;炎症;发病机制;非甾体类消炎药,1AD的炎症机制,2NSAID类药物防治AD的应用前景,3小结,参考文献
     摘 要 从流行病学、病理学、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床的角度综述近几年关于阿尔茨海默病(AD)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同时展望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在AD防治方面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炎症;发病机制;非甾体类消炎药

     1 AD的炎症机制

    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AD患者脑内持续存在着慢性炎症反应,并可能是其他病理特征形成和发展的诱发因素。

    1.1 流行病学依据 在需要长期使用NSAIDs治疗的疾病人群 (如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中,患AD的危险性明显低于同年龄对照组[2]。氨苯礷(dapsone)是一种具有抗炎特性的治疗麻风病的药物,现也用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和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有学者发现,长期接受氨苯礷治疗麻风病的患者的AD患病率低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3],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这些麻风病患者脑内的淀粉样斑块较同年龄的对照组明显减少[2,3]。

    1.2 病理学依据 早期的病理研究已经证实,在SP 和含NFTs(尤其是当NFTs被挤出细胞外时)的变性神经元附近存在明显的胶质反应,某些胶质细胞突起紧紧包围着SP并插至斑块的核心与β-AP直接接触[4] 。因此有人认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与β-AP沉积形成有关。头部受伤是散发性AD的危险因子之一。在试验性局部性脑损伤动物模型中,即使在受伤后很长时间仍然可以找到包括持续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等慢性炎症存在的客观依据[5]。

    1.3 免疫学依据 AD病灶内存在大量的补体,而血液循环中的补体并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提示AD病灶中的补体来自于脑内。试验表明:星型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是脑内补体的主要来源,给AD模型动物注射β-AP相关肽可诱导小胶质细胞产生C3 [6]。AD时胶质细胞可产生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其中包括IL-1、IL-6、IL-3、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一氧化氮(NO)等,这些因子的过度表达和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对神经元有损害作用,同时又可以反过来刺激胶质增生反应,进一步加剧神经元的退行性变[7,8] 。在AD患者外周血中也观察到IL-1、IL-6、α1-抗糜蛋白酶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明显升高[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51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