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文化信息
编号:11013467
追寻中药文化遗产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20日 健康报
传统医药活化石同仁堂的昨天和今天,300年的文化内涵,称为遗产便已有危机,特立独行的传统技艺,炮制中药的核心技术访中药炮制专家王孝涛,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刚刚公布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和胡庆余堂中药文化双双入选,同时入选的还有中药炮制技术和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同仁堂和胡庆余堂是我国著名的两大“百年药号”。一个位居京城,一个植根杭州;一个为清太医院吏目(高级医官)乐显扬所建,另一个是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所创。一南一北,两家百年老店交相辉映着中医药传统文化的智慧之光。

    传统医药“活化石” 同仁堂的昨天和今天

    有人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积淀而成的“活化石”。同仁堂当之无愧是中医药文化的“活化石”。 明朝永乐年间铃医乐良才从宁波来到北京,开创了京城的乐氏一脉。乐四世乐显扬于清初成为清太医院吏目。北京同仁堂就是乐显扬在晚年(1669年)建立的。从乐家进京至新中国成立,共有十三代传人经营同仁堂。建国前,同仁堂就以药品质量好、诚信经营而闻名。今天,同仁堂更成为我国大型中药企业,拥有境内外2家上市公司及若干个子公司,零售门店遍布海内外500余家,在14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21家同仁堂药店(含中医馆),产品出口至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仁堂”商标是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也是第一个申请马德里协定国际注册的中国商标。

    300年的文化内涵

    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传部部长金永年告诉记者,在300多年的历史中,同仁堂将自身独特的制药工艺和清皇宫太医院、御药房的制药标准有机结合,形成了特点鲜明的同仁堂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包括富有同仁堂特色的有效方剂《同仁堂虔修诸门应症丸散膏丹总目》(简称同仁堂药目)和《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简称同仁堂传统配本)。还有同仁堂中药炮制技术。历史上的同仁堂有系统的中药炮制工艺和技术,其中有火炙,如炒、煨、煅等20多种,水制、水火制、制曲等数十种技术和方法。对毒性药材,炮制的方法、辅料和时间均有特殊要求。对于滋补药蒸制则讲究辅料、火候和均匀。至今同仁堂前处理工序有20个,药材加工炮制方法50多种。1959年,同仁堂有炮制经验的老药工将老师傅口传心授、历史延续下来的炮制方法进行了综合整理,撰写了《同仁堂中药炮制方法》。

    称为“遗产”便已有危机

    能称之为遗产,又需要保护,肯定面临着某些危机。

    同仁堂文化面临什么危机呢?金永年说,受近现代西方文化与西方医药学思维模式以及管理方式的影响,以及药品监督和注册审批政策的变化,同仁堂传统中成药的药名、处方、炮制方法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目前生产的中成药一律执行国家标准。同仁堂原有的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和制药特色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4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