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2480
“心经济”与禅商精神
http://www.100md.com 2006年6月21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70期(总第2325期 2006.06.21)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双方商业基础很难合一。中国社会既不可能抛弃以情感为基础的传统文化特征,也无法预见西方理性主义商业文化在华的前途。因此,中国医药企业必须从本土文化基因中寻求成功之源。

    中国企业家的成功一般都是某个历史阶段、某种文化形态下的成功。研读历史而为市场所用,已经成为了当代企业经营者的自觉行为——海尔CEO张瑞敏和成都恩威集团董事长薛永新以“道”、“无为”的禅商思想指导企业的管理,取得了巨大成功;中鸿天房地产公司潘石屹所推崇的“无偶像、无权威、无寺院”的“禅道”管理,获得了丰厚收益。于是乎有人断言:经商修禅已经孕育了一种新型的商业精神或商人精神(或企业家精神),这就是禅商精神;“心胸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禅商精神是中国经商者取得市场成功的商业法宝。

    从另一角度分析,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正在迈向后物质时代,这个时代具有明显的“心经济”的特征:所有的发展都是为心灵的回归所作的铺垫,一切物境只是心灵的作用而已——教育产业是“修心”,传播产业是“明心”,娱乐产业是“调心”,健康产业是“养心”,咨询产业是“益心”,服务产业是“关心”,慈善产业是“爱心”,宗教产业是“安心”,简直就是一个“直指人心”的时代。

    从市场的角度看,在商品同质化时代,消费者不仅购买商品的功能价值,还购买商品的心灵价值,比如商品设计是否有更巧的心思、更多的心意、更好的心趣、更爽的心情、更醇的心境、更高的心智、更美的心灵、更强力的心志。可谓得“心”者得市场。进一步讲,商品乃“心”之载体、符号、表象,万物乃“心”之大化流行。“心”有万殊,故有万种商品形式创意。

    有位医药企业家说过:赚10万是自己的;赚100万是家庭的;赚1000万是社会的。

    这是一种境界,是大私极处即大公的商业理念。一个医药经营者如果在思想上达到了这种境界,就有了推动社会发展的长远意识,企业(个人)的财富积累就有可能转化为引领消费潮流的动力并福泽社会,其在为自我而努力进取时,“私我”也就融化为“大公”,这也正是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表现,是企业基业长青、核心竞争力得以长期保持的真谛。

    关注“心经济”也好,倡导禅商精神也好,首先要求医药企业提高心性修养的大智慧,用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把工作场当作道场。其实,开办成功的医药企业就是为全社会做的最大的善事。因此,成功的医药经营者也就应是最大的善人。医药企业要能够坦然面对身上的社会责任和盈利压力,以慈悲心做人,以菩萨心做事。比如医药终端企业如果把“创建和谐社区、构建健康会所、进行健康行销”作为自己的经营宗旨,这样就有可能获得企业的持续发展。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70期, http://www.100md.com(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