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李济:蜡壳药丸叫绝
由陈体全、李升佐二公创建于公元1600年的陈李济,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跨越了明、清、民国、共和国等共4个世纪。对大多数“各领风骚几十年”的现代企业来说,“400年不倒翁”陈李济的确是一个传奇。这里,采撷几则传奇小故事,只想告诫世人:陈李济是金矿而不是金山,后者俯拾即是,而挖掘前者仍需今天的努力。
陈李济能生气勃勃地活到406岁,最令人拍案叫绝的,莫过于它创造蜡壳药丸这一行业盛事了。
蜡壳药丸在300多年前是贵重药品的代名词。由于岭南天气潮湿,而大多数中药材含有糖、淀粉、挥发物等成分,极易吸潮、霉变或招惹虫蛀。而当时的广州已是对外通商的口岸,常有海外香料送到广州。如苏合香丸中的苏合香是地中海盛产的一种芬香树脂,可用作治心绞痛等的心脏病,但却极易挥发。
为了适应南方潮湿气候,陈李济人发明了耐保存包装,他们首创蜡壳包装工艺,以蜂蜡、木蜡混合着的球形密封包装。
虽然蜡壳药丸要经过煮腊、溶腊、串原子、蘸腊、入丸、封口、剪蒂、盖印等8项手工操作的工艺,其“工艺虽繁”,但陈李济“必不减其工”,毫不含糊。从此,蜡壳工艺也奠定了广式中药在国内的地位,“北有同仁堂,南有陈李济”成了清朝民间俗语,就是例证。蜡壳丸的问世,也引发了当时北京、杭州等其他中药制造中心的中药包装变革。
后经实践证明,蜡壳竟能使内置药丸保持数十年不变质。时至今日,蜡壳包装仍保持原有风格,一直沿用至今。上个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特别来到“陈李济”,将蜡壳生产工艺拍成电视录像,向全世界广为推荐。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这在“陈李济”的身上又一次得到了印证。(高超)
医药经济报2006年 药店周刊第23期, http://www.100md.com
陈李济能生气勃勃地活到406岁,最令人拍案叫绝的,莫过于它创造蜡壳药丸这一行业盛事了。
蜡壳药丸在300多年前是贵重药品的代名词。由于岭南天气潮湿,而大多数中药材含有糖、淀粉、挥发物等成分,极易吸潮、霉变或招惹虫蛀。而当时的广州已是对外通商的口岸,常有海外香料送到广州。如苏合香丸中的苏合香是地中海盛产的一种芬香树脂,可用作治心绞痛等的心脏病,但却极易挥发。
为了适应南方潮湿气候,陈李济人发明了耐保存包装,他们首创蜡壳包装工艺,以蜂蜡、木蜡混合着的球形密封包装。
虽然蜡壳药丸要经过煮腊、溶腊、串原子、蘸腊、入丸、封口、剪蒂、盖印等8项手工操作的工艺,其“工艺虽繁”,但陈李济“必不减其工”,毫不含糊。从此,蜡壳工艺也奠定了广式中药在国内的地位,“北有同仁堂,南有陈李济”成了清朝民间俗语,就是例证。蜡壳丸的问世,也引发了当时北京、杭州等其他中药制造中心的中药包装变革。
后经实践证明,蜡壳竟能使内置药丸保持数十年不变质。时至今日,蜡壳包装仍保持原有风格,一直沿用至今。上个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特别来到“陈李济”,将蜡壳生产工艺拍成电视录像,向全世界广为推荐。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这在“陈李济”的身上又一次得到了印证。(高超)
医药经济报2006年 药店周刊第23期,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