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023837
浅谈临床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6年第6期
临床检验,1采血器械的标准化,2重视对护理人员标本采集和送检工作的指导,3标本处理的质量控制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要注重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包括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室内质控就是用质控品与测定样品一起测定,观察质控品的分析误差,建立一个较精密和敏感的控制程序,可及时发现因技术操作、试剂和仪器性能改变引起的误差,使各项分析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室间质评则是通过对统一发放的质控品进行测定,以此评价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

    但在实际工作中,检测前的质量更为重要,没有一份合格的病人标本,检验人员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出一份反映病人真实状况的检验报告,因此标本的规范化采集是结果准确性的保证。但有时对标本的采集质量是检验科无法控制的,由于标本采集因素引起的不正确检验结果要比检验操作中的变化、错误更多见,所以临床检验的全面质量管理,不只是局限于测定过程之中,更加重要的是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长期制约检验质量的问题之一,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分析前的质量控制,笔者就平时工作中对临床检验分析前的各项环节质量控制的做法作一介绍。

     1 采血器械的标准化

    由于一次性真空采血系统的推广使用,极大地减少了医务人员从采血、标本处理到血样检测过程血样引起交叉感染的危险性,同时,也避免了因标本在体外溶血而造成的检验结果的误差。

     2 重视对护理人员标本采集和送检工作的指导

    大部分检测标本是由临床护理人员完成的,而由于他们对检验科工作缺乏了解,容易发生血液采集、送检不符合要求,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下面是较常见的几个因素。

    2.1 采血体外和采血时间不当

    有人比较过立位与卧位采血17个项目的检验结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2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