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023709
浅谈中药的有毒与无毒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 2006年第6期
中药,1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源流,2中药有毒无毒的含义,3确定药物有毒无毒的依据
     中药的有毒与无毒是争论已久的问题,争论的原因是认识的不同,现就如何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中药的有毒无毒做以下探讨。

     1 中药的有毒与无毒的源流

    中药的有毒与无毒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药有毒无毒的认识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淮南子》即记有:“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遇七毒”。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发现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对药物的有毒与无毒有了初步的了解。周代,医药学家学会了用药物的毒性治病。《周礼·天宫》有“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之说。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关于药物有毒与无毒的论述说明医药学家进一步认识到药物有毒与无毒两类。汉代药物的有毒与无毒理论,同四气五味一样,成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神农本草经》在序列中论述了毒药的配伍、炮制和使用方法,在正文中将所载的365种药物按其有毒与无毒分为上、中、下3品。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药物毒性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本草经注》中,对所载药物逐一表明“有毒”或“无毒”。隋朝《诸病源候论》明确指出“毒有大小”。唐代王冰《次注黄帝素问》提出“大毒治病十去六,常毒者治病十去七,小毒治病十去八,无毒治病是十去九”。至今仍为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原则。此后,历代医药学家对有毒无毒的理论与内容不断补充修正。

    2 中药有毒无毒的含义

    通常药理学意义的毒药是指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或相当,超过中毒量即可引起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的药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