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24072
“预防为主”要有新思路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3日 《中国妇女报》 2006.07.03
     专家为北京乙肝较高流行率问题开出方子——

    近日,北京市卫生局发布健康播报,称北京市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为5.76%,感染率为45%,近几年发病率为20/10万左右。北京为何会成为乙肝发病率的高发城市?解放军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士敬博士据此认为,北京市乙肝病毒携带率处于中游水平。他说,北京市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只有1%左右,目前主要的携带病毒人群为青壮年以及部分老年人,这些人感染病毒的时间主要都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经过漫长的病毒携带状态后,现在已进入了免疫活动期,肝组织开始出现程度不一的损害,于是,他们就成为显性发病的病人来回往返医院,进行定期随访,并长期用药。

    由于目前尚无彻底的一次性治愈乙肝的特效药物问世,乙肝治疗的难度较大,其诊疗过程注定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战役”。鉴于这种状况,刘博士建议,应该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防治策略。

    首先,要对所有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尤其是农村地区。只有真正做到每一个新生儿都及时接种乙肝疫苗,我国乙肝数量才会逐年下降,直至消灭。
, http://www.100md.com
    其次,所有经化验检查证实未受乙肝病毒感染的人员实行乙肝疫苗接种,尤其是对高危人群选择性疫苗接种。对于免疫缺陷的病人需强化免疫,免疫缺陷者是指器官移植者、手术接受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等,这些人群应该及时注射乙肝疫苗;对于意外接触乙肝病毒者,需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

    第三,“预防为主”不只体现在感染之前,也须贯彻到感染后不同的疾病阶段。慢性乙肝病人所处的不同阶段都要有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应长期观察、定期随访、按时复查,注意病变发展方向;处于发病状态的乙肝病人应及时予以治疗,防止病变向肝硬化方向发展,慢性活动性肝炎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症者,在经济条件许可前提下,可予干扰素或拉米呋啶抗病毒治疗,对不符合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可以先进行保肝降酶降黄的辅助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应该定期全面复查,尤其是接受抗病毒治疗者,有条件的医院应多开展肝组织学检查;肝硬化患者可以定期检查胃镜,了解静脉曲张情况,防止上消化道出血,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看是否有癌变发生。

, 百拇医药     晚期肝硬化者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肝移植。

    刘博士指出,肝脏炎症反复不断是导致肝纤维化和诱使细胞基因变异的主因,而炎症是乙肝病毒复制启动的,因此,治疗慢性乙肝的主攻方向应该是抗病毒。目前较为公认的抗病毒药物只有干扰素和拉米呋啶两种,而它们对病毒所能起的作用是有限的,只是对病毒的抑制而非消灭,用药期间病毒被抑制,病毒指标可以出现消失,但是一旦停药,病毒又会重新活跃复制起来;有的病例可能在用药过程中就出现耐药、病毒变异等问题,而且抗病毒药物的现有和未来后遗的毒副作用,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目前,抗病毒药物实际上处于“夹生饭”阶段,尚不成熟,因而不应鼓励所有病人使用。

    刘博士强调,使用抗病毒药物时务必遵循以下四个原则:第一,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抗病毒药物都有其适应症,符合者能用,不符合者用之非但无效,反而会导致病情加重。第二,一旦使用,需建立档案,治疗过程须完整,不能半途而废,资料详实完备,以备日后总结。第三,治疗后的所有复查项目需在三级甲等以上医院进行,最好是权威的传染病专科医院,这主要涉及到乙肝病毒复制指标的定量解析,小医院或技术仪器条件差的医院无法跟踪随访。第四,一定要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对于经济条件差的患者,不应鼓励使用昂贵的抗病毒药物。
, 百拇医药
    相关链接:

    目前,为提高抗病毒药物的效应率和减少耐药性,联合用药是大势所趋,现已证实拉米呋啶与其他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泛昔洛韦、恩替卡韦等)联合,可以减少和延缓耐药性发生。在以往抗病毒药物尚未问世之前,我国绝大多数病人只依靠辅助治疗获得症状和肝功指标的好转,辅助治疗可以控制炎症坏死病变的发展,使许多病人有机会凭借自身的免疫调整最终清除病毒,使疾病痊愈。

    在目前情况下,辅助治疗仍是符合国情的能够推广使用的现实方案,联苯双酯、甘草酸(甘利欣、强力宁、甘草甜素等)和苦参碱(苦参素)是我国特有的辅助治疗药物,值得提倡使用。免疫调整剂,如胸腺肽、日达仙、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白介素等等,单独使用,疗效(保肝降酶、病毒指标阴转等等)不佳,需要和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 百拇医药(黄显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