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025353
老年人应如何度过夏日酷暑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5日
     无论是谁,都感觉到今年的夏日特别酷热,用“夏门炎炎似火焰”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目前各医院门诊量呈增加趋势,相当部分是60岁以上的老年朋友。他们的病痛很多都与时令季节有关,尤其与目前的酷热有关。根据我们历年的体会,提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等养生预防的建议。

    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的客观规律,使老年人身体机能呈逐渐衰减的状态。机体对症状的反应低下,使疾病变得更有隐匿性。即使很多貌似无病的老年人,一经体检.往往才知道自己其实已处于亚健康状态,处于疾病形成的边缘,这是人口老龄化,饮食结构改变及缺少体力锻炼等多种因素所造成的,其中常见的征兆,就是免疫功能减弱,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下降,因此要重视以下几点:

    顺应气候 古人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天气酷热,早晚温差不太大,风力小,致使空气流动缓慢,是目前天气特点。给人以闷热之感,使人头昏脑胀,胸闷心烦,胃纳不振。白天应减少外出,尤其不要暴露在烈日下。宜选择清晨及黄昏后,多在户外散步及适度健身活动,特别是住在空气流通较少的楼层的老年人,既能多吸收新鲜空气,又能锻炼身体。目前空调已普遍使用,一般调到27—28度即可,温度过低,与室外温差大,老人进出之间,不易适应温差变化,可导致感冒而出现头痛、发热、咳嗽等症状,有慢性支气管炎及心绞痛者也容易诱发。此外,即使不在烈日下,如果室内闷热,空气不流通,也可引起中暑而出现高热、神昏、狂躁、呕吐,甚至抽搐等症状。
, http://www.100md.com
    饮食清淡 天气炎热而活动相对较少,消化功能减弱,应尽量少吃肥腻之品,避免滞腻碍胃助湿而致消化不良或高脂血症。食物最好当天吃完,宜多吃清淡食物、新鲜蔬菜及水果。无冰箱条件下,应注意细菌容易繁殖,使食物腐变,进食后细菌毒素刺激可引起起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胃肠炎或痢疾症状,严重者引起脱水和休克。天热汗多应多喝水,补充水分有利于代谢产物的排出。辛辣燥热及酒类等食物,易引起失眠、烦躁、便秘、血压升高等症状。多煲汤水,骨头汤利于补钙,改善骨质疏松。可选择加入医食兼优的百合、麦冬、荷叶、茅根、竹蔗、马蹄、绿豆、粉葛、冬瓜、地胆头、海带等清热解暑生津之佳品,符合了当今“药补不如食补”的潮流。

    中药调理 根据老年人胖瘦、虚实、寒热等体质及基础病的不同,可采用祛湿、清热、益气、健脾、养阴、通下、解表等不周组合的针对性治法,既可治病,又有预防保健作用。清热祛湿解暑类中药可选用:银花、菊花、桑叶、木棉花、扁豆花、绵茵陈、芦根、鱼腥草、板兰根、竹叶、茅根、或土茯苓、莲子、苡米、茨实、扁豆、白术等,口干渴者选加麦冬、沙参、太子参、西洋参、天冬、葛根、玉竹等养阴益气,或夏桑菊冲剂等中成药。

    既病防变 原有各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更要防止复发或如重。除前面谈到的几点措施外,由于老年人要接送小孩、买菜、煮饭等家务,往往汗湿衣衫,要及时更换衣服。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支气管炎、慢性肠炎、习惯性便秘等夏日易诱发的疾病,应及时治疗或控制原发病,多向医生咨询,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备好必要的应急药物。尤其要“心神恬静而无躁扰”,调节情绪,遇事冷静。一旦病情加重,及时到医院诊治,以免出现其他并发症而导致病情恶化。

    前人所云“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确实揭示了养生保健的意义所在。

    (供稿人:茂名市中医院 曾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