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专家讲坛
编号:11025254
药后反应可判断药效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64期
     病人服用了医生所开药方以后,会出现相应的反应,根据这些反应判断是否发生药效(药已中病),对于分析疾病预后,把握病情变化,确立或修正治疗方案,很有必要。《金匮要略》中就有根据服药后的各种反应,指导判断药效的内容。

    出汗

    对于外感风寒湿邪或病位在肌表而服用发表药者以服药后的出汗反应判断药效。服药后,当以全身微汗出为佳。若无汗,为药力不及,难以发挥祛邪之效;若汗出太过为药力过大,不但不能达到应得的效果,甚至会造成亡阳伤阴的恶果。如《金匮要略》论以桂枝汤治疗外感风寒而见“身体疼痛”者,指出服药后应以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说明服解表方桂枝汤后全身微汗为正常的药效反应,病易向愈,若大汗则易伤正;以栝楼桂枝汤治疗柔痉,指出服药后“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说明服药后无汗则不能散邪,故当进食热粥以助药力发汗。论风湿在表治法时强调“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说明服用治疗风湿在表的药物,应以微汗为准则,微汗为正常药效反应,可使风湿俱去,大汗则会致风去湿留之弊。

    小便

    痰饮、水肿、黄疸等病人服用利小便药后,以小便反应判断药效。这些疾病都有小便不利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