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25期
编号:11118024
消化内镜 风光无限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6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25期
     随着医学和科技的发展,内镜下的各种操作和治疗手段也不断进步,一些新的进展受到了广泛关注:黏膜显像技术诊断Barrett食管,不典型增生和早癌的治疗,内镜下超声(EUS)的应用,胰腺疾病的内镜治疗(包括反复发作和慢性胰腺炎、假性囊肿的治疗等),双气囊小肠镜(DBE)和胶囊内镜(CE)用于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处理,食管、肠道和胆道良性与恶性狭窄梗阻的支架治疗等。

    对于Barrett食管的诊断,最新的医学分光镜(medical spectroscopy)技术能够分辨并呈现光波或光子和不同类型的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可以识别细胞核的大小和密度(光散射作用)、氧化状态和血流状况(漫反射作用)以及生化特性(荧光效应和拉曼效应),将这种分光镜技术应用于内镜上,可以得到更准确、更清晰的图像,还能够发现细胞恶变的早期征象。激光诱导荧光显像对于诊断Barrett食管合并不典型增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21%和91%,几乎可以与亚甲蓝染色相媲美,如果后者联合上述不同的分光镜技术,对于高度不典型增生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到100%,对低度不典型增生的敏感性也可以达到93%,特异性达到100%。

    胰腺疾病的内镜干预主要集中在胰腺炎和占位病变方面,包括对胰腺炎病因的诊断和去除、并发症的处理和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等。对于占位病变的鉴别,尤其对于囊性病变而言,细针穿刺(FNA)有重要的意义, EUS联合FNA进行穿刺内容物的肿瘤标志物和细胞学检查的研究越来越多,这些研究表明穿刺物癌胚抗原检查诊断黏液囊腺瘤的准确性超过EUS和细胞学检查,对穿刺物进行DNA分析(k-ras基因等)可以很好鉴别良性和恶性囊性病变。

    自2001年胶囊内镜问世以来,为隐源性消化道出血提供了新的诊断手段,最新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表明,胶囊内镜对隐源性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率为47%,目前公认在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小肠出血前,需要仔细检查除外上、下消化道的出血,并除外消化道梗阻的存在,胶囊内镜的应用对于降低隐源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医疗费用有积极的作用。至于胶囊内镜和DBE在诊断隐源性消化道出血方面的优劣,目前的比较研究尽管很多,但结果并不统一,有待进一步的大规模研究。相对而言,DBE需要麻醉、操作耗时较长、并发症更多,但可以同时取活检和进行部分内镜下治疗,对于怀疑小肠血管扩张出血或小肠病变需要取活检的患者,DBE可能更为适合。

    另外,经天然孔穿腔内镜手术(NOTES)作为新的热点,在此次会议上颇受关注。这是一种新的内镜下操作技术,内镜先从口腔进入胃内,在胃壁上打孔,再通过胃壁上的孔道进入腹腔,然后像腹腔镜一样进行各种内镜下腹腔手术操作,尽管这种技术目前仅在印度有很少医师用于临床,大部分仍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但它为腹腔镜外科医师和消化内镜医师提供了新的合作机会,被ASGE主席Hawes誉为本年度ASGE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未来柔式内镜的重要发展方向,值得未来几年持续关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