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26期
编号:11117910
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远期疗效可靠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3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26期
     脑动脉瘤治疗后再破裂(CARAT)研究组的研究表明,脑动脉瘤破裂患者接受弹簧圈栓塞治疗后,再破裂发生率以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Stroke 2006, 37(6): 1437]

    已有研究证实,弹簧圈栓塞治疗1年后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低于外科钳夹治疗者。为了明确弹簧圈栓塞疗法的远期疗效,CARAT研究组进行了一项长期的双向定群研究。

    该研究共纳入1010例于1996-1998年间接受治疗的囊状动脉瘤破裂患者。有711例患者接受了外科钳夹治疗,其余299例则接受了弹簧圈栓塞治疗,对前者随访最长达9.6年,对后者随访最长达8.9年。

    对弹簧圈栓塞治疗者904人-年随访结果显示,治疗1年后有1例患者出现动脉瘤再破裂(年发生率0.11%),外科钳夹治疗者2666人-年随访结果则显示未出现再破裂,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P=0.11)。弹簧圈栓塞治疗者再治疗率高于钳夹治疗者,但前者再治疗时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也较轻微,其致命或致残性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11%,而后者该比率为17%。

    研究提示: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治疗后1年动脉瘤再破裂发生率和外科钳夹术治疗一样均较低。与外科钳夹疗法相比,弹簧圈栓塞治疗后虽然远期需再治疗者较多,但是并发症较少。考虑到外科钳夹治疗侵入性更大,导致脑组织受损危险也更高,因此,研究者建议弹簧圈栓塞疗法应成为脑动脉瘤破裂的一线治疗。

    点评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Claiborne Johnston教授分析:弹簧圈治疗组患者基线年龄偏大,可能会导致其并发症危险升高,但其年龄与外科钳夹治疗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弹簧圈治疗组患者多数动脉瘤较小,似乎远期并发症危险较低,但瘤体大多位于大脑后部动脉,这会使并发症危险升高。因此,该研究没有分组偏倚。将来需要研究弹簧圈栓塞对脑动脉瘤未破裂患者是否有相似的疗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