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6年第26期
编号:11117922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摘要)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3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6年第26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是由吉林省天风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采用拆分技术研发而成的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该研究采用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方法,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比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以及漏服药物对控制血压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材料 按照WHO高血压诊断标准,入选轻、中度高血压患者52例。患者受试前停用一切降压药物并服用安慰剂2周。所有患者被随机分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Ⅰ组,27例)和苯磺酸氨氯地平(Ⅱ组,25例)两组。

    方法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的初始剂量为2.5 mg/d;苯磺酸氨氯地平组的初始剂量为5 mg/d。治疗4周后,血压未达标者可将药物剂量加倍。总观察期为72天。所有患者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比较两药控制血压的情况。

    结 果

    24小时动态血压比较 52例患者全部完成了此次试验。与治疗前相比,治疗8周后Ⅰ组与Ⅱ组的动态血压各项参数值(24小时收缩压及舒张压,日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显著差异,而心率则无显著变化,但两组间各项数值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

    漏服药物对控制血压的影响 与8周末的动态血压相比,在药物漏服的24和48小时中,动态血压各项参数均无显著改变,且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讨 论

    该研究为一项随机、双盲试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表明,与安慰剂期相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均可显著降低24小时收缩压及舒张压等各项动态血压参数值,但心率却无显著变化。漏服两药24和48小时后,动态血压监测表明,与8周末相比,动态血压各项参数均无显著差异,提示长期服用两药,血药浓度可保持稳定,偶尔漏服仍可较好地控制血压。

    该研究结果提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氨氯地平均能很好地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长期服用两药,偶尔漏服仍可很好地保持降压疗效。(参考文献从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