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医理纵横
编号:11118439
“承气”小议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71期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创制了行之有效的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这三个方,为什么都用“承气”二字?笔者小议如下。

    “承气”,即承顺其气之意。从古至今,凡解释“承气”者,都作如是观。如《伤寒来苏集》说:“诸病皆生于气,秽物之不去,由气之不顺,故攻积之剂,必用行气之药以主之。亢则害,承乃制。”此乃“承气”之所由名。又去病而元气不伤,亦“承气”之义。

    《伤寒来苏集》之解释,一是过分强调了承气汤中厚朴、枳实之行气作用;二是所谓“亢则害”,易使读者仅理解为气机壅塞太盛,非用行气破气之药不可。这样解释之结果,不仅不能说明调胃承气汤为什么不用厚朴、枳实,而且会使后学者对承气汤证之病机产生片面认识,甚至发生误解。追溯其因,是由于《伤寒来苏集》之解释,并未道破“承气”实质之缘故。

    笔者认为“承气”之实质,就是承气汤证之病机。因为承气汤证的病机是阳明里热内结,燥化成实,气滞为满,而且是因热结燥实导致气机壅塞。所以热结燥实处于主要地位,气机壅塞处于次要地位,二者有主次之别。《伤寒来苏集》强调气机阻塞,认为热结成实是次要的,因此,颠倒了本末。

    有人认为,阳明之气,以下行为顺。“胃家实”则气机为之壅塞,不能顺气下行,致使地道闭塞,失其主降之职,而“承气”之名义,是承顺其失常之气,以恢复其主降之职能。此说虽有一定之道理,但应看到,胃气之所以不顺,实由邪热内结使然。只有泻其邪热,才能顺其胃气。所以,承气汤中用大黄泻阳明邪热,以承顺胃气,应该是主要的,至于用厚朴、枳实,则是次要的。这就是承气三方都必须用大黄泻热,而不定都要用厚朴、枳实行气之道理所在。, http://www.100md.com(陈国华 成都郫县348厂西南兵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