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6年第11期
编号:11122207
抗乙型病毒性肝炎新药——阿德福韦酯
http://www.100md.com 《中华首席医学网》 2006年第11期
乙型肝炎病毒;阿德福韦酯(ADV),,乙型肝炎病毒;阿德福韦酯(ADV),1作用机制,2药理效应和毒理研究,3临床药代动力学,4不良反应,5就耐药和病毒变异两
     【摘要】 乙型肝炎是威胁健康的全球性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慢性乙肝携带者占全球人口的5%。积极寻找和研究抗乙肝病毒(HBV)的有效药物是多年来科学家追求的理想。目前有两种基本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一种是免疫激活治疗如干扰素,另一种是抑制病毒复制如核苷类似物(如早期上市的拉米夫定)。而阿德福韦是继拉米夫定之后的一种新的抗HBV感染的核苷酸类似物口服药,于2002年9月经FDA批准在美国上市,并于2005年4月获国家批准在我国上市。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就阿德福韦的研究现状及临床观察作一总结,旨在使临床医生对新核苷类药物治疗乙肝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有更深刻的了解。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阿德福韦酯(ADV)

    乙型肝炎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根据有关调查,我国现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又称乙肝抗原携带者)约1亿左右,其中20%~25%为有临床表现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1]。慢性乙肝病人最基本的致病原因,是乙肝病毒(又称HBV)在病人肝脏内持续不断的复制(繁殖),导致肝脏的炎症和坏死。所以成功治疗乙型肝炎的关键在于持久地抑制病毒复制,控制或消灭病毒,减轻肝脏炎症并减少坏死,从而阻止肝脏纤维化或进展为肝硬化。阿德福韦是继拉米夫定后的第二个被批准的口服抗乙肝病毒药物。国产的阿得福韦酯片,商品名为:代丁,其化学名为:9-{2-[双(新戊酰氧甲氧基)磷酰甲氧基]乙基}腺嘌呤,分子式为C20H32N5O8P,分子量为501.4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