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仲景医话
编号:11130926
《伤寒论》六经辨证病脉证治一线贯穿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3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78期
     简析《伤寒论》六经辨证结构,可知其是一个辨病、辨脉、辨证、论治一线贯穿的有机体系。

    1.太阳病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此为太阳病提纲,亦即诊断标准。太阳为六经藩篱,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功能固护于外,故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邪凑太阳,正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于表,即为太阳病。脉浮,为外邪侵袭,正气奋起抗邪,趋向于表的征象,一则反映邪正交争于表,再则反映正气不虚。若为外感病,其脉不浮反沉,则标示正气已虚,并非单纯的太阳病,不能单纯汗法。头项强痛,由于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太阳受邪,经气运行受阻,故见头项强痛。恶寒,为太阳病的必见症,外邪束表,卫气被遏,不能正常发挥“温分肉”功能,故见恶寒,为贯穿太阳病始终的一个症状。

    发热为太阳病中卫气抗邪的反映,常与恶寒并见,但因有时在发病之初,卫阳被遏,尚未伸展,可见暂时不发热,只有恶寒,故《伤寒论》未将发热列为太阳病的基本表现。发热与恶寒并见,是太阳病的证候特征之一,也是与其它经病的主要区别点。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反映了邪袭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和,正气奋起抗邪,正邪交争于表的太阳病本质,凡见上述脉证,皆当依太阳病治之。太阳病治当发汗以逐邪,但因表病有风寒、风热之异,发汗之法包括辛温、辛凉、辛润等,故《伤寒论》又分列出中风、伤寒、温病等等之辨,以桂枝汤证、麻黄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加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桂麻各半汤证等等,使具体论治落到了实处。

    2.阳明病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指胃肠,实指的是邪气盛实。它包括了阳明胃肠的燥热实证,也同样包括了阳明胃肠的寒实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5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