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6年第13期
编号:11132544
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异位妊娠20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6年第13期
     我院于2003年4月~2005年9月采用米非司酮与中药联合治疗宫外孕2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3年4月~2005年9月,我院共收治未破裂输卵管妊娠20例,年龄25~45岁。有停经史10例,少量阴道流血14例,微腹痛10例,5例诊刮病理呈A-S反应。2例未婚,4例带环避孕。

    1.2 米非司酮与中药治疗指征 (1)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内出血;(2)异位妊娠包块<3cm;(3)无明显胎心搏动;(4)血HCG<300mu/ml;⑸无肝肾疾病及米非司酮用药禁忌证。

    1.3 治疗方法 诊断明确后,给米非司酮150mg,顿服,连用3~5天。同时口服中药:丹参9g,赤芍30g,乳香10g,没药10g,桃仁10g,天花粉9g,三棱9g,莪术9g,茜草9g,三七3g(冲),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共15~20天。治疗期间,严密观察腹痛、阴道流血及血HCG值和外周血细胞变化。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血HCG值下降后或接近正常,B超示盆腔包块缩小;失败:接受治疗后,血HCG值持续上升,腹痛加剧伴明显内出血,盆腔包块增大,改为手术治疗。

    2.2 治疗结果 15例成功,成功率75%;失败5例,失败率25%。

    3 讨论

    米非司酮为孕激素拮抗剂,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使蜕膜绒毛变性,胚胎死亡。中医认为异位妊娠的发病机理多与少腹瘀滞、冲任不畅有关。本组病例,主要是少腹血瘀之实证,故治疗除以天花粉辅助杀胎外,均以活血化瘀、消癥散结药物为主。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西药联用治疗异位妊娠是简便安全的一种较好疗法。

    (编辑:丁 薇)

    作者单位: 266753 山东平度,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 百拇医药(徐广荣,谭汇濂,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