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323951
“凉拌螺肉”藏隐患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7日 《中国妇女报》 2006.08.07
     广州的王先生和朋友,在食用“凉拌螺肉”后出现头痛、发热、皮肤刺痛,伴有烧灼感、触摸时加重等症状。经人介绍,到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门诊就医。经诊断,是广州管圆线虫病。

    随着夏天高温酷暑的到来,现代都市人常邀三五好友或亲朋小聚。殊不知,就在尽享美味佳肴的同时,食源性寄生虫病正悄悄地侵袭着人们。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助理阴赪宏博士提醒大家,在夏天更要高度警惕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

    据阴赪宏博士介绍,广州管圆线虫病是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一种,又名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是由于鼠类的心、肺部寄生的线虫,即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偶或成虫)寄生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所致。此病可引起脑脊液内出现大量嗜酸细胞,严重者脑脊液中尚能查见幼虫,从而发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或脑膜脑炎。

    以前此病在南方较多,现在出现了“南病北移”的现象。专家强调,这种病主要是生吃或半生吃陆地螺、淡水虾、蟾蜍及蛙等,以及喝了经过幼虫污染的生水,经过口腔到达消化道进入人体,病变主要集中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目前发现的病例主要是吃过福寿螺的人群。感染非常轻的也可能只有一过性的皮肤感觉异常和轻度的头痛以及低热等,大约3~5天症状就会消失;严重者可引起较重的神经系统病变。建议吃过上述食物的人,如果出现异常反应和不适,应在3~30天内尽快就诊,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阴赪宏博士强调,培养健康卫生的饮食习惯是预防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捷径,预防主要是不要吃生的或未熟透的猪、牛、羊、鸡、鸭、兔等其他肉类食品,切忌吃生的未煮的淡水鱼、虾、螺、蟹、蛙、蛇等食物。从事螺肉加工的工人、厨师等人员要做好防护工作。只有把住病从口入关,高度重视食源性寄生虫病,才能杜绝寄生虫病的感染。(北京友谊医院宣教科 蒋月荣),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