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中医基础 > 常见问答
编号:11145243
升降浮沉是怎么回事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8日 <家庭中医药>
     升降浮沉是中药性能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解释药物作用的一种说理工具。升降浮沉四个字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升是上升,降为下降,浮指上行发散,沉即下行泄利。合而言之,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由于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喘咳)、向下(如泻痢、崩漏、脱肛)或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如表证不解,入里化热)等病势趋向,因而能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

    升与浮、沉与降的趋向类似,不易严格区分,故通常以 “升浮”、“沉降”并称。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其药性是升浮的;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收敛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药物,则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但也有少数药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不明显,或存在着既升浮又沉降的“双向性”,如川芎既能 “上行头目”(升浮)以祛风止痛,又可“下行血海”(沉降)以活血调经。

    升降浮沉学说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这就是说,清阳和浊阴有规律地升降出入,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在病理情况下,由于“阴阳反作”及气机升降出入紊乱,则导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膜胀”。那么,针对人体升降出入机能的紊乱,随之也就产生了旨在调节机能紊乱的药物升降浮沉学说。因而可以说《内经》的上述理论奠定了升降浮沉学说的基础。
, http://www.100md.com
    自《内经》以降,历魏、晋、南北朝、唐、宋各朝对升降浮沉学说只有一些零散的论述,缺乏系统性。迨至金元时期,医药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气氛,药物升降浮沉学说也渐趋成熟,其中尤以张元素建树最大。在《医学启源》卷下,张元素对升降浮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首先根据《内经》的理论创制了“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之图”,用以阐明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其次认识到升降浮沉之性与药物质地的轻重有关,入药部分不同,升降浮沉作用亦异,如谓麻黄“体轻清而升”,薄荷“浮而升”,石膏“体重而沉降”,杏仁“浊而沉降”;再者,指出加工炮制和配伍能够改变药物原有的升降浮沉之性,如云:“黄连、黄芩、知母、黄柏,治病在头面及手梢皮肤者,须酒炒之,借酒力上升也。咽之下,脐之上,须酒洗之;在下者生用。凡熟升生降也。”桔梗“辛苦,阳中之阳,谓之舟楫,诸药中有此一味,不能下沉”。而槟榔则 “性如铁石之沉重,能坠诸药至于下”。

    到了明清,医药学家在前贤对升降浮沉学说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一般的规律,如陈嘉谟在《本草蒙筌。总论》中说:“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例卷一。升降浮沉》中更进一步指出:“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其性然也。”又说:“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此非窥天地之奥而达造化之权者不能至
, 百拇医药
    此,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

    用,符合唯物辩证法思想。清代汪昂在《本草备要.药性总义》中对药物气味与升降浮沉之间的关系作了精辟概括:“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者干者内行脏腑。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发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相从也。”

    最后想说的是,作为最有价值的本草名著,《本草纲目》对升降浮沉虽有专篇介绍,也有自己的观点,但总的来说,李时珍似乎没有投入更多的精力,所以一方面整个内容所占篇幅不大,另一方面转引前贤论述不够,连对升降浮沉理论最有建树的张元素都不曾有只字的引录,实在是有点漫不经心。不知李时珍认为引录李东垣、王好古两大医家就足以说明问题呢,还是考虑到篇幅有限而忍痛割爱,最终没有给张元素留点儿地方?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小小的缺憾吧!, 百拇医药(黄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