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财经.知本
编号:11280865
泄密:妨碍行业成长的瘤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22日 《中国医药报》 2006.08.22
     近日,国内一家知名抗生素生产企业的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自己公司因为青霉菌种失密而让整个集团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青霉素是青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而青霉素菌种的优劣则直接决定青霉素生产技术指标和产品竞争力。我们整个集团经过几年时间的选育和诱变而培养出的优良菌种,发酵单位和指数高于国内普通企业20%左右,但遗憾的是这种优势只保持了半年左右的时间。”该人士不无气愤地说。

    百世福达时代知识产权代理公司总经理、长期从事知识产权纠纷代理工作的资深律师王浩认为,医药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其特征就是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而企业在行业中是否能够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依靠的正是对专属知识产权的保护。他表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把商业秘密定义为: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济信息,如产品的配方、制作工艺、方法、客户网络资源等。

    “简单来讲,商业秘密就是除了专利、商标、药品说明书著作权等具有相应专门法律(如《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保护法》)保护之外的企业不愿对外宣布且拥有知识产权的一切内容。”王浩说,“上述公司的案例属于典型的商业秘密失密案件,而且目前这种情况在医药行业中是比较常见的。”

    ■失密:药企感觉很受伤

    已经被收入《世界商业评论》作为商业间谍典型案例的华北制药旗下维尔康药业与江山制药之间的商业秘密纠纷案件可算是业内商业秘密失密的典型案例。据《世界商业评论》的案例记载,从1999年开始,4名华北制药集团旗下的维尔康药业“卧底”在江苏江山制药的4个VC生产车间,分别对应VC生产过程中提取、发酵、转化等4道工序。直到2001年五六月间,江山制药才初步察觉到技术失窃事件的存在。江苏警方随后逮捕了5名涉案人员,并在网上对其余两名在逃的维尔康方面的人士进行了通缉。尽管最终结果不得而知,然而正是通过窃密让维尔康药业的生产工艺迅速赶上了江苏江山制药企业。

    “上世纪90年代初,天津一家企业为了获得维生素B1的冉ひ眨颜?br>江一家企业的几个生产车间的技术人员和班组长都挖去了,后来也是不了了之。”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会长王明学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2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