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4283
新成像技术扫清微创障碍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25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98期(总第2353期 2006.08.25)
     微创手术的成像技术水平有望得到提升。

    两年来,菲利浦研发中心和美国卫生研究院(NIH)共同合作,对微创手术中的成像技术进行了研究,正在开发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示踪组合成像系统。

    该技术结合了CT扫描和超声成像技术,能更好地显示患者身体的解剖结构,并且采用一个电磁示踪系统精确地找到手术器械在体内的位置,将让临床医生更好地对患者进行观察和手术。

    改善微创手术成像技术

    微创技术,即应用电子电热光学等设备和技术,以电子镜像代替肉眼直视,以细长器械代替手术刀,力求以最小的切口路径和最少的组织损伤,完成对体内病灶的观察、诊断及治疗。该技术具有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疤痕细微或无疤痕的特点,强调将治疗病的模式向治人的模式转变,进而达到人性化的治疗目的。

    微创技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与介入治疗、移植技术和基因治疗并称21世纪的医学代表。从医院的角度来说,微创手术的操作过程只要求小型的切口,可减少身体的创伤,缩短恢复时间,并且可降低医院的成本。
, 百拇医药
    在微创手术中,因为切口非常小,医生无法直接观察到身体内部的目标,因此,成像技术成为辅助手术的重要环节。菲利浦研发中心资深科学家Guy Shechter说:“当我们观察了当前所有的非侵入性外科手术过程时,才发觉成像技术与手术的其他环节相比仍处于比较原始的水平。”研究小组观察到,大部分医生只使用一种成像技术,而且每种技术都有存在缺陷。而示踪组合成像系统正是Guy Shechter研究小组与美国卫生研究院的放射线介入诊疗医师Brad Wood为了提高微创手术的现有成像技术而共同开发的。

    成像+定位

    据悉,示踪组合成像系统是将CT扫描和超声成像结合起来,与追踪设备一起使用,省去了CT多次扫描的过程。

    射频消融技术(radio-frequency abkation,RFA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肿瘤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方法的关键是找到正确的消融位置。通常来说,运用射频消融技术治疗的患者要进行多次CT扫描,首先找到肿瘤,然后进行多重扫描,以确定消融探针能插入正确的位置。然而,CT扫描虽然能提供清晰的身体解剖图像,但考虑到辐射的剂量,医生通常不会为患者做太多的CT扫描,而这往往造成了治疗的不便。
, 百拇医药
    在示踪组合成像系统中,研究人员首先用CT扫描患者,创建一个三维图像,然后用一个电磁示踪系统找到消融针头在体内的位置,用类似于GPS导航系统的设备对消融针头进行空间定位。接着,将CT中得到的信息进行标准化。Shechter说:“如此一来,就可以将针头与CT成像联系在一起了。”

    此外,据斯坦福医学院成像指导实验室主任Ramin Shahidi称,把这两种成像技术结合在一起使用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对微创手术中出现的分裂性移动将是一个极大的改善,而分裂性移动是微创手术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过去,Shahidi研究小组和其他研究团队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CT扫描,然后将扫描结果用于指导手术。这种技术用于硬质结构如头、颈、膝的效果很好,但对软组织如肝、肠、乳腺或前列腺等的治疗效果却不佳,因为软组织结构通常很容易移动或改变,而超声的动态性与CT相配合就能解决这个巨大的缺陷。

    上市有多远?

    在斯坦福医学院的Shahidi看来,该技术是微创软组织造影中具有实际意义的关键技术。在外科手术中,医生将会越来越多地用到微创手术。有了这种新的成像技术,放射科医生的工作将变得比以前更轻松和便利,而且还能使他们观察到更多的动态细节。

    目前,研究小组正对示踪组合成像系统进行技术改善。菲利浦研究中心副总裁Heken Routh表示,这套系统上市还需要几年的时间。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98期, 百拇医药(紫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