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中医》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155728
从五脏论治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http://www.100md.com 《河北中医》 2006年第6期
五脏六腑;慢性病;非特异性;结肠炎,溃疡性,,五脏六腑;慢性病;非特异性;结肠炎,溃疡性,【关键词】,1从肝论治,2从心论治,3从脾论治,4从肺论治,5从肾论
     【关键词】 五脏六腑;慢性病;非特异性;结肠炎,溃疡性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结肠炎症性疾病,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发作,病情复杂而顽固,属中医学腹痛、休息痢、久痢、泄泻、便秘范畴。以腹痛、腹泻、黏液便、便秘为主要症状。其病位在肠,病机为五脏功能和精神情志失调,饮食劳倦,外感湿、热、风、燥等。中医脏象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相互影响。笔者现从五脏体系来谈谈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思路。

     1 从肝论治

    肝主疏泄,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调和,经络通行,各脏腑组织的活动也就正常平和。其一,肝对精神情志的调畅作用就是通过调畅气机来实现的。反之,精神情志改变对人体的伤害,也在于影响人体气机的调畅。因此,《素问·举痛论篇》曰:“百病皆生于气。”其二,肝可促进脾胃运化功能,若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气机失调,产生“木旺乘土”的病理变化。肝气犯脾,影响脾的升清功能,在下则为飧泄;肝气犯胃,影响胃的降浊功能,在上则为呕逆、嗳气,在中则为脘腹胀满疼痛,在下则为便秘。临床大多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情志失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