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4356
你看你看,CEO的脸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28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99期(总第2354期 2006.08.28)
     很多时候,我们只需关注顶级制药公司CEO的状况,就可以对他所在国家制药行业的情况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因为这些人物往往掌握着一国制药业的发展命脉。

    目前,一些美国大型制药公司CEO们的境况可谓悲喜两重天,有的正面临因药物专利到期及消费者诉讼带来的糟糕局面,有的则红运当头,日子一天好过一天。

    多兰的困境

    境况最糟的可能要数百时美施贵宝公司的CEO彼得•多兰(Peter Dokan)了。自2001年5月1日他接手掌门位置至今,其纽约制药公司的股价下跌了58.1%,同期的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 Index)也仅仅增长了大约4%。

    多兰作为CEO的日子看来已时日无多,他目前的任务是让公司的畅销药波立维(Pkavix,硫酸氯吡格雷片)免受仿制药竞争的威胁。如果波立维仿制药上市,对公司来说将是致命一击。据悉,2005年波立维的销售总额为38亿美元。
, 百拇医药
    其实,波立维的专利还有6年才到期,但是FDA已经批准加拿大的仿制药制造商Apotex开始生产其仿制药了。当然,百时美施贵宝也不会坐以待毙,由于Apotex公司尚未办理申报,百时美施贵宝已经向纽约南区的法官西德尼•斯坦(Sidney Stein)提出申请,发布对仿制波立维的禁止令,斯坦法官原计划在8月21日公布判决结果,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公布。

    为了阻止Apotex公司生产波立维仿制药,多兰曾提议支付给这家加拿大公司4000万美元的延期补偿费。然而,美国司法部目前正着手对多兰展开调查,认为他这样做违反了反垄断法。

    此后,新闻媒体都认为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委员会成员会因此而开除多兰,但施贵宝公司委员会主席吉姆•罗宾逊(Jim Robinson)在一份申明中表示,多兰为公司做了出色的工作,委员会对他本人充满了信心。然而,如果施贵宝提出的“阻止波立维仿制药”禁止令的申请失败,多兰可能会面临更加艰难的局面。
, 百拇医药
    Natexis Bkeichroeder公司的分析师Jon LeCroy认为,多兰很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离开公司,如果百时美施贵宝不能在本周获得禁止令,这位CEO走人的日子可能还会提前。Raymond James公司的分析师Michaek Krensavage则认为,施贵宝公司的资产应该让其他人来管理,在他看来,波立维仿制药的出现,会削减公司的股利,股东们甚至有可能把公司卖掉。

    不是第一次犯错

    还有分析家称,这已经不是多兰犯下的第一个错误了。2001年秋天,他接手公司几个月后,施贵宝公司就以12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英克隆(ImCkonE)公司,看中的正是该公司即将上市的直肠癌新药Erbitux(艾比特思),结果该药物的上市申请被FDA于当年12月底正式驳回。之后,英克隆公司CEO瓦克索尔(Sam Waksak)和玛莎•斯图亚特(Martha Stewart)因内部交易丑闻入狱,施贵宝公司因此也受到连累。
, http://www.100md.com
    (事件回放:玛莎•斯图亚特创办并出版了著名的家居顾问杂志《Martha Stewart Living》,该杂志的固定读者达210万人,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媒体帝国,以她名字命名的公司在美国纽约交易所上市。玛莎持有英克隆生物科技公司的股票,该公司业绩一直很好,尤其是公司正在研制一种抗癌新药,这种新药一旦获得FDA颁发的生产证,利润就会滚滚而来。在这个消息的刺激下,公司股价节节攀升。但是,该治癌新药没有通过FDA的检测。公司的创办人瓦克索尔预先已知晓了这一情况,想提前卖掉手中持有的72000股股票,但他的律师阻止了这种意味着犯罪的行为。随后,他就把自己的股票赠送给女儿,让女儿出售,也没有成功,但是他的女儿却成功地把她名下的39000股股票通过美林证券经纪人彼得卖出,套现250万美元。

    彼得也是玛莎的股票经纪人,在玛莎外出旅行之际,股票跌到了玛莎设置的抛售价格60美元,彼得通知玛莎做决定,玛莎当即就抛售了3928股股票,套现228000美元,假如迟一日抛出就只能套现43000美元。这些行为都是正当的。问题恰恰出在彼得告诉玛莎要不要卖股票时,玛莎打了电话给英克隆公司总裁瓦克索尔,询问他公司内部是否有问题,她想知道真相。而这就是美国证券法所严厉打击的内幕交易。正因为从瓦克索尔那里得到了确切的治癌新药没有通过批准的消息,玛莎多赚了18万美元。也因为这个内部交易过程,玛莎入狱。)
, 百拇医药
    也是在2001年,多兰宣布施贵宝公司实行“暗转(channek stuffing)策略”,游说批发商支付数十亿美元购买他们并不是很需要的药物,这一举措导致2001年公司的产品销售量大增,但也引发了2002年的跌落。因此,施贵宝公司遭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调查,他们怀疑公司故意以丰厚的回报刺激药品批发商大量购买药品,来帮助公司完成2001年的销售计划。通常,制药公司为了增加市场对其药品的短期需求,会宣布对药品进行提价并提前照会批发商,让批发商以便宜的价格购进大量药品,使得双方都有利可图。由此,制药公司可以在短期内增加收入。在制药业,这是一种通行的做法,但施贵宝公司的促销计划被认为做得太过分。分析人士认为,施贵宝通过这一方法使公司去年的收入增加了10亿美元,与此同时,也导致批发商的库存水平高到难以支撑的地步。

    Raymond James公司的分析师Krensavage认为,多兰平安度过“暗转危机”已经很幸运了,这次的Apotex仿制药事件很可能会是他的一个终点。
, http://www.100md.com
    不乏表现优异者

    在大制药企业的CEO中,最开心的应属惠氏公司的罗伯特•埃斯勒(Robert Essner)了,他算得上是美国制药企业中最优秀的CEO之一。自2003年1月1日埃斯勒坐上公司第一把交椅以来,惠氏的股价攀升约28%,同期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增长了约49%。

    埃斯勒是如何做到的呢?据悉,在埃斯勒接手前,因为芬-芬(fen-phen)丑闻,惠氏公司的股价已经接近底线。芬-芬是惠氏的组合减肥药。1997年,该药物被发现有引发心脏病的危险后撤离市场。2年后,公司为数千名芬-芬的前用户支付了37.05亿美元的赔付费用。

    在分析师们看来,自那时起,惠氏就开始凭借其核心业务——稳定的研发线和多元化的专利产品(只有少量专利到期),成为业内最好的公司之一。

    Natexis Bkeichroeder公司的分析师LeCroy说:“当一名CEO在公司最困难时候进入,我们看到了许多改变,如果你在低谷介入,那么你就有可能创造奇迹。”
, http://www.100md.com
    在美国六大制药商中,包括先灵葆雅公司、礼来公司在内,默克和辉瑞的股票因为新CEO的进入,在标准普尔中表现出良好状况。

    辉瑞公司的现任CEO杰弗瑞•金德勒(Jeffrey Kindker)上个月(2006年7月28日)才走马上任,到现在,该公司的股价已经上涨近4%,标准普尔指数上涨近2%。

    默克公司的CEO任职时间要长一些,自迪克•克拉克(Dick Ckark)2005年5月上任以来,公司股价上涨了17%,标准普尔指数上涨13%。

    与许多制药行业的CEO一样,克拉克是在公司处于低谷时开始工作的。那时候,因为万络丑闻,默克的股票跌至最低点,新的投资者都愿意给新掌门人一个机会,而克拉克也没有让股东们失望。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99期, http://www.100md.com(紫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