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61852
发挥中西药学优势保障人类健康——访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朱明
http://www.100md.com 2006年8月3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596期
     国内外药学界对中药和西药孰优孰劣的争辩由来已久,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朱明通过比较研究,对此的看法是,中药和西药的靶向不同,前者走脏腑经络,运行周身气血,后者作用于细胞内外、分子和基因;中药强调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于临床,西药通过微观实验证明其结构、药理和药效;两者目标一致,理论体系不同,研究方法各异,各自具有特点和优势。

    中药和中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属于一个理论体系,针对人体的复杂结构以及病情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维系健康平衡的控制体系。中药讲究升降浮沉、四气五味、引经报使和炮制,用药物七情解释配伍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多用复方,配方讲究君臣佐使、奇偶之制;有丸散膏丹不同剂型,效用不同;煎服方法不同,注重因时、因地、因人而用药;来自天然,不良反应小;对比西药而言,服后人体的耐药性和对药物的依赖性不大。

    在西医药学理论体系中形成的西药,大多是采用理化手段和检测方法形成的化学合成药,并通过实验证明其药性、功效和使用规律。其特征是:药物本身性能以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表示,如是液体还是固体,是酸性还是碱性等;药物功效以相应的病理、生理、生化等的指标和术语来表示,如抑制细菌、降低血压、升高血糖等;药物配合使用时,考虑药物间的物理、化学变化,如沉淀、分解等。至于生物活性则考虑各个药物各自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把各种配合使用的药物作为一个功效整体。西药有耐药性和不良反应,有些西药由于治疗作用逐渐降低而被淘汰。但西药往往因有实验生物学和工业化大生产的基础,其毒性表示具体而精确。
, 百拇医药
    朱明讲述了一个故事。上世纪80年代,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儿科大夫罗鼎辉,随丈夫到英国陪读。当她看到几名英国儿童因患湿疹不堪其苦时,便发善心将其治愈。这种在西医看来是不治之症的顽固性湿疹竟然被中国女子“非法”治愈,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当地的西医便像侦探一样,轮流守候在罗大夫的住所不远处盯梢,其间他们派去“卧底”的湿疹患者先后被治愈了。半年后,罗大夫被正式请进了医院。从此,中医治愈皮肤病的消息不胫而走,并由此打开了新局面。

    有趣的是,伦敦大学生药研究所对罗大夫的治病处方进行了彻底研究。开始时,西药学家认为是某种单体在起作用,便采用紫外分光法、薄层扫描法、指纹图谱等现代测试手段进行研究。在寻找和筛查工作持续了几年后,他们发现一个“奇怪”现象,那就是筛查的四味方不如七味方,七味方临床实验的效果又不如十味方,很难确定其中的构效关系。在其他天然植物药的开发研究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类似的情况,如我国在国际上首先研制抗肿瘤新药三尖杉等等。

    中医认为,复方中药物之间有复杂的相互关系,即药物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西医则认为联合用药具有协同、拮抗、减效以及毒副作用等多种相互作用形式。由于现代药理学模式和药物化学之间发展不平衡,难以反映生命现象或生命物质的全貌。有些药理现象找不到实在的相关的有效化学成分,而一些明确的成分,摸不清它的药理学基础或生理学模型,有的还难以把握药物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此,朱明认为,在现实中,我们不能泛泛地断定中药好,还是西药好,特别是从基因到分子,再到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中间从宏观到微观相差的层次多,间距大,变数多,目前还不能贸然下结论。谁能破译、诠释生命现象的本质,谁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药物的人体效应,谁就会对人类作出的贡献更大。

    中医长于扶正,西医专于祛邪;中医治“人”,西医治“病”;中医讲宏观控制,西医强调微观检测;中医重视个性化治疗,西医主张群体医学。这是一些人们对于中西医药学认识的不同观点。既然中西医药两者各有利弊,我们就要学会两条腿走路,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取长补短,团结协作,不断发展,共同保障人类健康,岂不更好?, 百拇医药(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