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79530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关键在机制创新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日 《现代护理报》 2006.09.0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医疗保险室主任关志强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关键在于机制创新。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拉开了新一轮城市卫生改革的序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的交汇点和改革的突破口,深受瞩目。关志强认为,在新一轮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努力之中,机制创新决定着其发展的成败。

    目前,我国医疗服务面对的残酷现实是:一半以上的人患病没有就医,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应该住院而没有住院;在寻求医疗服务的人群中,近三成的人到药店购药,超过四成的人到三级大医院就医;大医院门庭若市,一、二级医院门可罗雀。

    曾经有效的转诊制度几乎名存实亡,基层卫生机构的预防保健功能严重弱化,健康社会管理职能逐渐退化丧失。关志强认为,导致这些现象的直接原因是,近二十年来,有关部门忽视了社区在提供公共服务中不可替代的平台作用,没有充分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具有浓厚的公共属性,是维护健康不可缺少的公共产品。各级政府在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的主导作用方面严重缺位,国家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战略得不到广泛支持和坚决贯彻。
, 百拇医药
    与此同时,整个医疗卫生行业趋利氛围浓重,医疗机构“重治轻防、忽视健康”的行为盛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结构严重失衡。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加剧了大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大医院越做越强,越做越大,具有绝对的市场话语权;基层卫生机构由于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越做越小,越做越弱,谋生十分艰难。大部分基层机构被迫放弃“预防保健、维护健康”等社区服务的核心功能,勉强发展可以创收的医疗服务谋生存,结果是以弱对强,路越走越窄,事业发展困顿。

    “我们必须意识到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必须要实现一系列的机制创新,”关志强说,“没有体制、机制的创新,就没有社区卫生服务的顺利发展。当前,要以筹资模式转变为突破口,推动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和就医模式的快速转变,让社区卫生服务不再无人埋单。”

    对于如何进行机制创新,关志强建议,在筹资模式改革方面,必须建立起可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核心职能,在事权方面明确地方政府是社区卫生服务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负责主持和监督社区卫生服务的提供;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宏观规划,维护公民享受社区卫生服务的权益,确定服务和管理规范,制定和颁布行业标准,对财政转移支付地区提供社区卫生服务补贴。
, 百拇医药
    其次,要通过地方法规的形式固化地方政府在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的事权和财权的统一,在民主法制的框架下,将社区卫生服务列入财政支出经常项目,实行预算管理。

    第三,要学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用经济的手段解决经济问题。用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建立政府主持,多方参与,动员所有资源,共同发展的筹资模式。要按条件、有区别地建立筹资机制。例如,在社区卫生服务基础好的地区,主要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满足群众需求,引导监督规范供方行为;在社会资源有积极性的地区,可以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鼓励社会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建站设点;在资源和服务都匮乏的地区,政府可以直接参与服务的提供。

    第四,建立多渠道筹资模式,促使社会医疗保险、私人健康保险,社会捐助,以及医疗救助资金向社区卫生服务倾斜。只有实现了政府支付为主,医疗保险为辅,社会救助参与,个人适当分担的筹资机制,社区卫生服务才能够发挥其维护健康,预防为主的重要作用。

    作者:◇杨步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