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或关节病 > 骨关节炎
编号:11194548
骨关节炎,源于激素水平降低?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01期(总第2356期 2006.09.01)
     据新一期的《关节炎与风湿病》(Arthritis & Rheumatism)杂志报道,美国密歇根大学安阿伯分校的一项调查显示,绝经期妇女患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度增加,可能与女性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有关。专家称,虽然当前尚不能将改变雌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水平作为绝经期妇女骨关节炎的防治策略,但它有望成为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注雌激素,由零开始

    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统计,目前在美国已有超过2000万的骨关节炎患者,该病已成为美国成年人伤残的最常见原因之一。以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45岁以后男性和女性发生骨关节炎的危险度均会增高,但女性发生的可能性却远大于男性。

    众所周知,在妇女绝经前、绝经过渡期以及即将进入绝经期的围绝经期阶段,雌二醇是女性体内主要的雌激素,然而一旦绝经期开始,雌二醇及其代谢产物(如2-羟雌酮)水平就会明显降低,而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引发绝经期妇女多种健康隐患的重要原因。因此,美国密歇根大学安阿伯分校(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流行病学系的MaryFran R. Sowers教授及其同事开展了一项调查,以研究女性血中雌激素水平的降低与骨关节炎发病的关系。
, http://www.100md.com
    该调查结果刊登于8月出版的《关节炎与风湿病》(Arthritis & Rheumatism)杂志上。研究人员指出:关于激素水平是否促使了骨关节炎的发病,或可用作骨关节炎发生危险度的一个生物标志,一直是医学界争论的话题。然而,以往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绝经期接受激素替代疗法 (HRT)的妇女,仅有少数研究在未接受激素替代疗法的妇女中观察了内源性激素水平与骨关节炎的关系,且对雌激素代谢产物水平的关注度近乎于零。

    调查结果表明:在为期3年的调查时间里,近绝经期妇女循环中的雌二醇处于最低水平者,发生膝骨关节炎的可能性是该激素水平较高者的将近2倍;同样,雌二醇代谢产物2-羟雌酮处于最低水平者,其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度几乎增加至3倍。对此,Sowers教授说:“骨关节炎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由于生物应力平衡失调导致的关节磨损现象,但现在这个调查结果提示我们应该把思路扩展到研究患者的激素水平,包括激素如何影响关节周围组织和如何增加骨关节炎发生的易感性。”

    雌激素?圩,患膝骨关节炎危险度?襖
,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花了3年时间,观察了842名白人和黑人妇女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情况。入选者的年龄在26~54岁之间,其中有超过75%的妇女在调查开始时处于绝经前期,其余为围绝经期。在调查开始前,无一例妇女使用过激素替代疗法,且有超过10%的妇女已被诊断为膝骨关节炎。研究人员对所有参与调查的妇女的身体质量指数进行了评估,以后这些妇女每年接受一次双膝关节X线检查,同时被抽取血样和尿样检测雌二醇及其他激素的水平。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在调查期间首次发生膝骨关节炎的妇女,在调查刚开始时她们的雌二醇水平大多低于那些在调查期间没有发生膝骨关节炎的妇女。而且,她们的2-羟雌酮水平也大多低于后者。由于以上两种情况,按照血中激素水平进行三分位法分组,这些发生膝骨关节炎的妇女大部分处于最低三分位组。

    在经年龄、损伤和身体质量指数校正后,结果显示:雌二醇水平处于最低三分位组(低于47pg/mk)与处于中间三分位组(47~77pg/mk) 的妇女相比,发生膝骨关节炎的可能性显著增加(比值比为1.88;95%可信区间为1.1~3.5)。同样,2-羟雌酮处于最低水平的妇女发生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度明显增加(比值比为2.9;95%可信区间为1.5~5.7)。此外,16α-羟雌酮浓度与2-羟雌酮浓度比值增高,也可增加发生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度(比值比为1.86;95%可信区间为1.02~3.44)。
, http://www.100md.com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在被调查妇女中越肥胖者2-羟雌酮水平就可能越低。因此研究人员认为,除了体重过重造成膝、踝和足关节周围的应力过度这一公认的原因外,肥胖对激素水平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将反过来进一步促进骨关节炎的发病。

    下结论为时尚早

    综合以上结果,研究人员断言,这种常发生在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妇女的激素水平降低现象,与骨关节炎的发病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但他们仍然很谨慎地指出,目前还不清楚激素水平的降低是导致骨关节炎的原因,还是和骨关节炎相伴的疼痛及炎症有关。因为以往的研究表明,雌二醇的代谢产物在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中起到重要作用,而花生四烯酸是促炎性白三烯合成所必需的,后者将可能加重骨关节炎的炎症反应与疼痛。因此Sowers教授推测,较高水平的雌二醇代谢产物(如2-羟雌酮)可能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从而起到减轻或延缓骨关节炎发展的作用。Sowers教授指出,由于该病病程绵长,而该研究观察的时限相对较短,不可能获取其发展演进过程的全貌;但是,假如能有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他们的推测的话,那么,以转换生活方式或干预途径来影响这些代谢产物,将会有助于绝经期妇女防治骨关节炎。
, 百拇医药
    美国密歇根大学安阿伯分校的这项研究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绝经期妇女都需要寻求医疗帮助,如激素替代疗法等。Sowers教授强调说:“我们的研究结果并不是说要对病人进行直接的干预,只是为研究骨关节炎的发展过程拓宽了思路,要以此为依据应用于实际还为时尚早。

    国际骨关节炎研究会前任会长、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医院内科学系教授Ronakd Moskowitz博士对此表示赞同,“虽然Sowers教授他们发现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察结果,但在解释骨关节炎与激素水平关系的时候必须考虑到一些混杂因素,因此,它们之间的关联并不简单。”Moskowitz教授补充说,“例如,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步入绝经后期卵巢已基本无雌激素分泌,此时所发生的关节炎主要归因于功能老化而非雌激素水平降低。理由很简单,年龄是骨关节炎的高危因素。”

    (本文由丁香园供稿)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33期, 百拇医药(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