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4558
大医有魂华益慰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01期(总第2356期 2006.09.01)
     追思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

    2006年的8月永远地过去了,就在这个逝去的8月,“人民的好军医”华益慰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8月12日18时36分,华益慰——这位以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感动亿万人民的好医生,永远地闭上了他的双眼。华老在生命垂危之际,毅然立下“为医学事业捐献遗体”,并且“不搞遗体告别,不留骨灰”的遗嘱,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华老去世后,医院尊重他的遗愿,也为了满足全院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悼念之情,特别设立了一个只摆放了遗像的告别厅。华老的老同学、老朋友、同事和学生都来了,他医治过的患者也自发地赶来了,还有被华老事迹感动的人们或者亲自到场,或者在网上,以不同的方式悼念这位好医生……

    有人说,华医生走了,但他的精神没有走,他的医德医风会永远地留下来为后人继承,因为人民需要这样的精神。
, http://www.100md.com
    是的,华老走了,结束了他平凡而又非凡的一生。他带走的是73载的洁白人生,留下的是无尽的感动和思念。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人物名片】

    华益慰1933年出生于天津的一个医学世家,1950年由南开中学保荐至协和医学院,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8年制医学生。1953年他响应祖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8年毕业后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任军医;1961年调至北京军区总医院工作。多年来,华益慰主要从事胃肠、甲状腺、乳腺等普通外科临床工作;1998年退休后返聘为医院专家组成员。

    华益慰两次荣立三等功,被北京军区评为“育才有功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30多次被上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学雷锋标兵”、“优质服务标兵”和“医德医风先进个人”。2006年8月2日,卫生部、人事部、解放军总政治部、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华益慰“白求恩奖章”。
, 百拇医药
    【大家•印象】

    在采访前,我就已经看过不少关于华老的报道,想过在和平年代,一个白求恩式的医生会是什么样的……

    很可惜,我没能亲眼见到华老,亲耳听他用他一贯的轻言细语讲述自己的故事。我想,这是我最大的遗憾。所幸,华老生前的好友和同事都给了我极大的支持,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华老在人们心目中厚重的分量。虽然这群医务工作者每天的工作都很忙,但一听说是关于华老的采访,他们都挤出时间来和我耐心详谈。

    对吕民生主任医师的采访是在他的办公室,期间不少病人家属拿病历请他诊断;与章晓莉老护士长的谈话是在她办公室到会议室短短的路上,她急行,我急问。印象最深的是对刘端祺主任的采访,因为他下午就要出差了,所以采访是在午餐桌上进行的。为了让我了解年轻医生对华老的看法,他干脆组织了个临时“会议”,让他的学生们挨个儿谈感想,谈完才吃饭。

, http://www.100md.com     那些年轻人都是未来的主治医生,二三十岁的他们单纯而善良。最打动他们的是华老无私正派的医德医风,和他全身心投入病人治疗而不追求名利的崇高品格。的确,这些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是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的精神品质。作为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如果不能认真救治病人,多少学术成果,多少头衔奖励,又有什么用?正像华老所说的,“饱满的谷穗永远低着头,而空虚的毛毛草却翘着头。人要做沉甸甸的谷子,不要做轻飘飘的毛毛草。”这也是华老留给我们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现行的医师评奖制度和评价标准,是否能够让我们挖掘到更多的“华益慰”?

    出生于医学世家的华老,身上具备了很多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他谦虚平和、认真细致、为人低调、行事稳健。对工作他兢兢业业,对病人他细心照顾,对同事他坦坦荡荡,对学生则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然而他的一生,并不算一帆风顺:几次调离不同的医院,级别待遇也并不高,还因为自己的正直,看不惯学术上的弄虚作假而得罪过一些人。但他依然能每天微笑着面对每一个人,他的温和秉性、精湛医术和大家风范折服了所有的人。
, 百拇医药
    “死亡对于一个高尚的灵魂来说,会成为新的升华。希望华老的精神能够永存人间!”面对华老的遗像,这或许是每个人心中深切的期望。愿华老的灵魂长眠天堂,愿“华氏精神”在人间永生!

    【人生画卷】

    一辈子对得起病人的医生

    从医56年,华益慰对每一个病人都认真负责,病人不分贵贱、手术不分大小,他持之以恒地做到精益求精。

    据北京军区总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吕民生介绍,一般的大手术,老大夫在开腹的时候可以不用上手术台,让助手处理就可以。因为切口这部分只要是有过几年经验的年轻医生都可以做好,为了节省时间,绝大多数老大夫都不参加这个过程,这是很正常的事。而做完手术后,老大夫就可以下手术台了,让助手完成封口的任务,这样老大夫也可以早点休息。吕民生说,很多老教授都是这样,但华益慰不是。“从头一刀开始,到最后一针,无论大小,从来都是华老亲自主刀,对每个病人都是这样。我曾经建议他说,那些工作都是常规工作,让下面的大夫做就行了,您可以省下些时间早点下来休息。华老说,‘不,病人找到我,我就一定要从头到尾负责好’。”
, http://www.100md.com
    有的女病人怀疑患了乳腺癌,一个小包块,不将包块切下做病理检查就不能做根治性的治疗,只有确定了是癌才能切除。这实际相当于两个手术,切除包块是小手术,只需切个小口将包块取出指甲大小拿去做病理检验即可。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如果我来做这个手术,我就让别的大夫先去把包块切下来,认定一下,如果不是恶性的,这个手术就完了;如果是,我就上手术台做根治性切除手术。可是华老呢,他连切这个小包块都要亲自动手,然后亲自送病理检查,一直做到底。”吕民生说,华益慰70多岁的人了,退休后返聘回来,做的手术比退休前还多,可每一个手术都是这么做过来的,尤其是后面几年,很不容易。

    ——谈到这些,华益慰这个生前的老同事兼老朋友眼眶泛红,感叹不已。

    “工作上随叫随到,报酬就免了”

    华老不仅医术高超,他的医德高尚、医风端正,也是被领导、同事和病人所公认的。
, http://www.100md.com
    刘端祺,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与普外科的华益慰毕业于同一所中学和大学,还是工作上的合作伙伴。许多病人在他们两个科室间互换,他们的关系被刘端祺称为“上下游”。想起那些合作过的日子,刘端祺说:“每次有疑难危重病人转到华主任那里,他总要给我打个电话,和声细语地说,‘端祺啊,你今天给我转来的病人,病历我看过了,我要向你请教几个问题……’”华益慰比刘端祺大11岁,他的谦虚让刘端祺无比敬重,也促使他不能对病人的任何一个细节马虎。“只有这样,才能过华主任那一关。久而久之,我也自觉不自觉地养成了从医的好习惯。”

    外科手术是良心活儿。手术时,病人处于麻醉状态,家属不在场,手术结果如何全靠术者的人品与学品。刘端祺说,华益慰在许多场合都多次强调,给肿瘤患者做手术,不但要注意无菌,更要注意无瘤。无菌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医生也不敢忽视,否则伤口就要感染化脓。无瘤则不同,需要医生每一个动作都得小心翼翼,避免碰过肿瘤的器械、纱布等物品再接触到健康组织,否则就会造成肿瘤细胞在健康组织的种植或转移。这样做当然费时费力,但华益慰不为追求速度而牺牲质量,从来都是“慢工出细活”。刘端祺不无佩服地说,从华主任那接过来的病人,无并发症和后遗症,术后效果是最好的。
, 百拇医药
    华老不仅医术高超,他的医德高尚、医风端正,也是被领导、同事和病人所公认的。

    2005年4月,中国抗癌协会组织“百万妇女乳腺普查”活动,华益慰应邀担任顾问。按照有关规定,顾问每个月都有一定的报酬。但华老说:“工作上什么时候叫,我就什么时候到,报酬就免了。”就这样,直到华老因病住院,他也没拿过一分钱报酬。

    刘端祺与华益慰共事20余年,经他介绍给华益慰的手术病人至少有二三百人,这些病人起初有些担心,总要事先打听“要不要给红包、请吃饭”。而华益慰坚决不吃请,尤其不吃普通老百姓的请是出了名的。一次,华益慰为一位国家机关的老领导成功做完手术,老领导以组织的名义执意要请华益慰吃饭,考虑到对对方的尊重,华益慰盛情难却。敬酒过后,华益慰礼貌地动了动筷子,然后说:“我已经吃过饭了,你们慢用,我陪你们说说话吧。”

    “图虚名招实祸,害莫大焉!”
, 百拇医药
    华老说,医学研究关乎患者生命安全,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哗众取宠,否则图虚名招实祸,害莫大焉!

    1986年,为了建设普外科,北京军区总医院领导把华益慰从解放军307医院请回来。那时普外科的范围比较大,华益慰将其分为4个专业组:胃肠、肝胆、血管和小儿外科。随后他派人出国学习,引进专家,还成立了一个临床实验室。

    其中,肝胆外科主任医师吕民生就是华益慰和医院领导亲自下成都聘请的人才。“我原来在成都军区总医院工作。1992年,华老回到总院后觉得没个帮手,刚好那时我有意向到北京工作,华老的老师是我当时的领导,就把我推荐给了他。于是,华老和医院领导专门到成都来邀请我。”那时候,吕民生因为同学关系差点到了其他医院,但看到华老和医院领导千里迢迢跑来成都,他毅然决定跟着华益慰走。

    从1986年到1996年十年间,北京军区总医院普外科在华益慰的推动下,发展成为包括胃肠、肝胆、血管和小儿外科的门类齐全的外科体系。除此之外,华益慰还培养了210多名包括老中青几代人的技术骨干,其中很多人后来在其他医院担任学科带头人,为促进我国外科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百拇医药
    而华益慰自己,在学术上却没有太多的“名头”。他从不刻意追求头衔、论文和奖项。他把在实验室做试验的精力都放在手术室里,把发表论文的时间都用在与病人的交流、沟通中。

    据了解,作为新中国第一代8年制医学毕业生中的高材生,华益慰从医56年,发表论文16篇,参与编著的《手术学全集》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而他并不是没有出更多成果的机会。科里很多年轻人搞科研写论文,都离不开华老的指导。撰写论文或者申请奖项时,他们都会把华老的名字署上,可每次都被华老阻止或划掉了。参加学术会议,华老的发言,学术造诣深厚、观点明确,处于前沿地位,但将时间都放在治疗病人身上的他就是没有功夫把这些写下来,想来这也算是医学上的一大遗憾。

    华益慰不求名、不求利,对以弄虚作假的方式获取名利的行为深恶痛绝。他一生实事求是,追求的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说,医学研究关乎患者生命安全,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哗众取宠,否则图虚名招实祸,害莫大焉!
, 百拇医药
    大医有魂,生生不息

    由于华老手术后,胃癌治疗中所能见到的所有并发症都同时出现,这是他自己行医56年都未遇到过的情况,他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希望通过尸体解剖查出发病机理,以供后人借鉴”。

    73岁的华益慰早在8年前就可以退休安享晚年,但他没有选择下棋养花的悠闲生活,而是在医院返聘中回到手术台上,重新拿起手术刀,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宝贵的生命,直到自己重病入院的前一天。

    年轻时候的华益慰身体极好,与他同辈的老医生崔吉君在回忆医院建设初期大家一起晨跑的情景时说,华益慰身材高大,总是带领着大家跑在前面。那时,他年轻、朝气蓬勃。刘端祺也说,华益慰以前胃很好,常常锻炼身体,尤其喜欢打棒球,是很好的棒球运动员。比赛赢了,他会把家里的茅台酒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庆祝。

    华益慰比谁都清楚,外科医生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可他太敬业了,事必躬亲,而且对自己的要求近乎苛刻,这也是他后期病情快速加重的原因之一。锻炼身体是为了救治病人,身体垮下也是因为救治病人,只要是为了治病救人,华益慰从来没有喊过苦、叫过累。
, 百拇医药
    在华老生病期间,到医院探望他的各级领导都指示:用最好的药品、最好的治疗、最好的护理,来延长他的生命,减轻他的痛苦。而病榻上的华老却一再嘱咐医护人员,不要再使用高级药品、再做昂贵的检查了。

    由于华老手术后,胃癌治疗中所能见到的所有并发症都同时出现,这是他自己行医56年都未遇到过的情况,他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希望通过尸体解剖查出发病机理,以供后人借鉴”。……

    华益慰走了,带走的是大医大爱的故事,而他留给世间的不仅仅是一份可贵的病理报告,还留下了永生的精神和给所有医务工作者的启示:作为一个以拯救生命为天职、承载着社会道德最厚重部分的职业,医生应该如何对待病人?在现今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医生锋利的手术刀,如何才能保持心灵不被杂质腐蚀?华益慰如同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人们当以华益慰高尚的品格反观、自省。

    华老点滴
, 百拇医药
    ■华益慰从不拿“红包”。有一次,一名患者家属向华益慰咨询治疗方案,硬塞给他1000元钱。华益慰执意不收,反复几次都退不回去,就以送钱人的名字到银行为他存了起来,最终让老伴把存折还给了他们。

    ■1960年,华益慰刚工作不久就参加了支援西藏医疗队。当时医疗队的名单上没有他,但他再三申请,终于得到组织的批准,为此他推迟了一年的婚期。他在给父母的信中写道:“我怀着极度兴奋的心情向你们报告一个好消息,我已被批准成为支援西藏医疗队的一员,任务既艰巨又光荣。”这次任务中,华益慰表现出色,被评为“优秀分子”。后来,华益慰的床头一直摆放着藏民们欢送医疗队的合影照片。

    ■华益慰总是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能省则省,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在做肠吻合术时,一般都采用吻合器为病人手术,这样精确细致,防止出错,但病人也要为此多付出几千甚至上万元的费用。为了让经济困难的病人省点钱,华益慰常常伏在手术台边,一连四五个小时为病人缝合,而他的手艺一样精致细腻。还有一些慕名而来的外地患者挂不上他的专家门诊号,就会到华益慰家里去找他。为了不耽误给患者看病,华益慰特地在家里腾出一间房来接待病人,并且不收一分钱。
, http://www.100md.com
    ■2005年7月25日,华老被确诊为胃癌晚期的前一天,同往常一样,他早早去到病房。这天上午,身体急剧消瘦的他还要为一名病人做甲状腺肿物切除手术。华老知道自己的病情不太好,叮嘱护士不要再给他收病人,然后就像以前一样认真地把手术做完。第二天,华老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后住院;8天后,华老做了全胃切除术。

    华老语录

    ■一个医生,只有从内心里尊重病人,才能对病人有耐心。

    ■病人只有病情轻重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廉洁是医生的本分,贪财图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当医生。

    ■饱满的谷穗永远低着头,而空虚的毛毛草却翘着头。人要做沉甸甸的谷子,不要做轻飘飘的毛毛草。

    ■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要告诉年轻医生,避免他们走弯路。

    医药经济报2006年 医院周刊第33期, 百拇医药(见习 陈惠 孙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