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2006年第4期
编号:11168364
幽门螺杆菌致病因子OipA及其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
螺杆菌,幽门;,OipA;,基因表达,,螺杆菌,幽门;,OipA;,基因表达,1OipA及其功能状态,2OipA与IL8,3oipA与cagA,4oip
     关键词:螺杆菌,幽门; OipA; 基因表达

    全世界约有50%的人患有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肠疾病\[1\]。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2\]。研究发现,Hp的致病因子分两类:一类是定植因子,决定Hp在体内的定居;另一类是毒力因子,决定感染后是否导致炎症以及溃疡的发生。已知毒力因子有LPS、尿素酶、VacA、CagA、OipA等,后三者主要存在于毒力强的菌株中。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OipA是一种较强的Hp致病因子,特别在Hp感染的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就OipA及其研究的状况做一综述。

    1OipA及其功能状态

    OipA(proinflammatory outer membrane protein)是由Hp0638,即oipA(outer inflammatory protein)基因编码的前炎症外膜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4 kD,通过对炎性因子抗体及Hp外膜蛋白家族成员的分析,发现OipA与Hp感染后的临床症状、细菌的定植密度、严重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较高浓度的黏膜IL8水平密切相关\[3\]。通过免疫印迹技术,利用抗OipA肽段和抗重组OipA的多价抗血清,检测OipA蛋白的表达,同时通过PCR分析oipA基因的序列,发现oipA基因有两种功能状态——功能性和非功能性\[34\],功能性oipA基因表达OipA蛋白,血清中可以检测到相应抗体;非功能性oipA基因不表达OipA蛋白,血清中检测不到相应抗体。进一步研究揭示,oipA基因的功能状态受oipA基因5’末端CT双核苷酸数目这一滑链修复机制的调节。通过对oipA基因信号肽编码区的序列分析,发现当5’末端有5个或者7个CT双核苷酸时,信号肽位于基因读码框架之外,为“关闭”(“off”)状态,即非功能性oipA基因;当5’末端有6、9、(1+3)、(2+3)、(1+2)、(1+1+1)、(1+1+2)个CT双核苷酸时,信号肽位于基因读码框架之内,为“开放”(“on”)状态,即功能性oipA基因\[3,5\]。

    oipA信号区的开关状态与Hp的地域分布有关,Ando等研究表明,分离自东亚(中国和日本)和印度的54株Hp,其oipA信号区全部处于开放状态;其中CT(AG)重复数目均<5个,信号区有(3+1)个CT(AG)重复的最多,占67%;而分离自西方国家(美国、欧洲、哥伦比亚)的55株,有35株oipA信号区处于开放状态(63.64%),其中除了2株之外,CT(AG)重复数目均>6个,信号区有6个CT(AG)重复的最多,占69%\[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11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