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67013
恶性骨肿瘤化疗研究进展综述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恶性骨肿瘤的临床治疗在近年来取得的长足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化学药物治疗方案的逐渐完善。日前,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肿瘤科王臻教授对当前恶性骨肿瘤的化疗进展进行了综合研究,现介绍如下。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是术前即开始应用化疗,并根据肿瘤原发灶对化疗药物反应程度指导术后化疗方案的修正。新辅助化疗的应用,使90%~95%的骨肉瘤患者施行了保肢手术。

    北京人民医院郭卫等对113例外科分期为ⅡA、ⅡB的骨肉瘤实施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包括超大剂量氨甲喋呤、阿霉素和二磷酸胞苷动脉插管化疗,对于一线化疗药物效果欠佳的病人,加用异环磷酰胺、紫杉醇;术前化疗4~6次,术后化疗3~5次;对于出现肺转移的病人,加用三氧化二砷,5年生存率66%;谢松林等人报道给骨肉瘤病人术前行大剂量氨甲喋呤、顺铂及阿霉素化疗,如果肿瘤坏死率高于90%,术后则继续原化疗方案,而坏死率低于90%者术后加用异环磷酰胺方案,术后随访,5年无瘤生存率可达65.8%;陈飚等人给骨肉瘤患者行异环磷酰胺、氨甲喋呤、阿霉素和顺铂化疗,术前化疗两周,后行手术及术后化疗,其3年无瘤生存率为73.91%;赫荣国等给儿童恶性肿瘤行手术前后大剂量化疗,其两年无瘤生存率为77.7%,而只在术后用一般剂量化疗的,其两年无瘤生存率则为16.6%,也体现了大剂量化疗和新辅助化疗的优越性。
, 百拇医药
    动脉内灌注化疗

    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局部动脉化疗可以减少全身毒性,提高恶性骨肿瘤化疗有效率,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率,增加保肢手术的成功率。国外一项研究对79例静脉二磷酸胞苷化疗者进行研究,患者同时静脉全身应用大剂量氨甲喋呤和阿霉素,两个方案所用的3种药物剂量相同,结果显示,动脉内给二磷酸胞苷致使肿瘤坏死率高于90%者占77%,明显高于静脉给药者的46%;姜桂生等采用介入技术隔离下肢血流,动脉内灌注化疗骨肉瘤17例,疼痛消失,肿瘤缩小,关节功能改善,肿瘤治疗有效率94.1%,手术切除肿块坏死率90%以上占58.8%,术后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70.6%;张吉文等人报道,对下肢恶性肿瘤行高温(40℃~41.5℃)隔离灌注化疗卡铂、长春新碱等药物,经灌注化疗后,肿瘤细胞坏死率平均达82.3%,后行下肢恶性肿瘤保肢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其原因可能为热疗并用化疗具有协同作用,热动力学效应使化疗药物更易接近或进入靶细胞内,增强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
, http://www.100md.com
    其他

    近年来,紫杉醇的应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曾春、丁勇等人研究发现,紫杉醇对骨肉瘤细胞具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使细胞阻滞于G2/M期,并促进细胞凋亡,且呈时间依赖和剂量依赖性;彭磊等人研究发现,多西紫杉醇同样具有类似作用,但其在细胞内浓度比紫杉醇高3倍,且停滞时间更长,使细胞阻滞于G1期;赵廷宝等对69例骨肉瘤患者在术前每疗程给予紫杉醇180~210mg和卡铂200mg,共2~3个疗程,治疗后局部疼痛及夜间疼痛均消失,局部皮肤温度下降至正常,反应性肿胀消退,包块无增大,碱性磷酸酶明显下降,术中见肿瘤周围肌肉反应性水肿消失,认为紫杉醇联合卡铂对骨肉瘤术前化疗有明显效果。

    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恶性骨肿瘤由于采用合理、积极的化学治疗,保肢率和预后较以前有明显改善,这主要是由于大剂量化疗的开展和临床应用,提高了药物剂量强度,保证了对肿瘤组织的作用强度,从而使患者的预后得到较大改善;新辅助化疗的出现和普及,早期识别高危病例,从而提高恶性肿瘤病人的生存率;给药途径的改变,提高肿瘤组织局部药物浓度,使肿瘤组织的坏死率明显提高(但是动脉化疗对全身的作用是有限的,必须加强静脉的化疗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有一些新药,如二磷酸盐、紫杉醇等药物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可能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但遗憾的是,国内对恶性骨肿瘤化疗的临床研究缺少随机对照和多中心的合作方案,此外还存在化疗不规范等问题。, http://www.100md.com(张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