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
http://www.100md.com
《e Natural Health Center》
开窍药
石菖蒲
别名:
产地:
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的根茎。
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主产於四川、浙江、江苏等地。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叶、须根及泥砂,晒乾或鲜用。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心、胃经。
功效:
开窍宁神,化湿和胃。
临床应用:
1. 用於痰湿蒙蔽清窍之神志昏迷。
石菖蒲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宁心安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开心窍、去湿浊、醒神志为其所长。故宜用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若治痰热蒙蔽、高热、神昏谵语者,常与郁金、半夏、竹沥等配伍,如菖蒲郁金汤;
也治痰热癫癎抽搐,可与枳实、竹茹、黄连等配伍,如清心温胆汤;
用治湿浊蒙蔽、头晕、嗜睡、健忘、耳鸣、耳聋等症,又常与茯苓、远志、龙骨等配伍,如安神定志丸。
近年用由石菖蒲提取的 alpha-细辛醚,治疗癫癎和癫癎持续状态有效。
2. 用於湿阻中焦、脘腹胀闷、痞塞疼痛。
石菖蒲辛香、化湿浊、醒脾开胃、进食消胀。用治湿浊中阻,脘闷腹胀,常与砂仁、苍术、厚朴等化湿、行气之品同用。
用治湿热毒盛,痢疾後重,不纳水谷之噤口痢,又与黄连、石莲子、茯苓等配伍,如开噤散。
用量、用法:
5-8 克。
煎服。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叁考资料:
《本经》: "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明耳目,出音声。久服经身,不忘,不迷惑、延年。"
《本草纲目》: "治中恶卒死,窜忤癫癎,下血崩中,安胎漏,散痈肿。"
《本草从新》: "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开心孔,利九窍,明耳目,发声音,去湿除风,逐痰消积,开胃宽中,疗噤口毒痢。"
毒副作用:
现代研究:
石菖蒲含挥发油 0.11-0.42% ,其中主要为 beta-细辛醚、alpha-细辛醚、细辛醚等;尚含有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石菖蒲水煎剂、挥发油、或细辛醚、beta-细辛醚均有镇静作用;水煎剂有抗惊厥作用。煎剂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制止胃肠的异常发酵。高脓度浸出液对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的抑制作用。
古代文献称菖蒲以 "一寸九节者良",故本品亦称为九节菖蒲。但近代所用之九节菖蒲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不得与石菖蒲相混淆。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