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财经.知本
编号:11279958
原料药出口仍是支柱——上半年西药类商品进出口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2日 《中国医药报》 2006.09.12
原料药出口仍是支柱——上半年西药类商品进出口分析

     记者日前从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西药类商品进出口金额为89.9亿美元,同比增长19.76%,占医药保健品类商品同期出口总额的61.46%。其中,进口金额为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1.65%;出口金额为56.8亿美元,同比增长25.06%;累计实现贸易顺差额达23.7亿美元。

    ■总体格局保持不变

    (一)原料药出口仍占半壁江山,但竞争加剧

    上半年,我国西药原料药出口额为51.8亿美元,同比增长26.62%,占医药保健品类商品同期出口总额的55.38%。

    多年来,西药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一直是医药保健品行业的出口支柱,由于大宗、传统西药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技术门槛较低,企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异常激烈。

    据中国医保商会相关人士介绍,由于一些企业盲目扩产,企图依靠规模优势打败竞争对手,致使许多品种产能急剧扩大,产量扩张超出了国际市场需求的增长,价格一跌再跌。如土霉素的价格已由去年的7~8美元/公斤跌至现在的5美元/公斤,维生素C的价格已经跌至3美元/公斤以下,扑热息痛的价格也从3美元/公斤跌至2.6美元/公斤。而有的企业产品缺乏知名度,为了抢占固有的市场份额,也采取了最直接的低价竞销。如某氢化可的松生产企业出口报价320美元/公斤,这在大企业看来就是亏本价;维生素B12的价格也从3000美元/公斤左右降至2000美元/公斤以下。
, 百拇医药
    当然,一些产品价格下跌也另有原因。如7-ACA从去年的920元/公斤狂跌至620元/公斤,是一些企业为阻止新加入者而采取的战略性措施。而红极一时的辅酶Q10从2700美元/公斤跳水至700美元/公斤,有国内生产企业过多的原因,但更主要是国外厂家首先挑起价格战,企图将我国用化学合成法生产辅酶Q10的企业置于死地。

    (二)西药制剂对外贸易逆流而上,瓶颈依然存在

    上半年,我国西药制剂出口金额为2.49亿美元,同比增长30.66%,占医药保健品类商品同期出口总额的2.66%;进口金额为9.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12%;累计贸易逆差达6.67亿美元。

    出口居前三位的西药制剂类商品分别为:其他已配定剂量的药品、含其他未列名成分混合药品、低果糖含量的葡萄糖及糖浆,出口额分别为0.96亿美元、0.34亿美元、0.27亿美元。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日本、尼日利亚、瑞士、巴基斯坦及中国香港,所占比重为38.50%。
, 百拇医药
    随着医药产业全面升级,产业链延伸到制剂生产、新药研发等领域,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投身西药制剂生产及出口领域。上半年,参与西药制剂出口经营的企业共826家,同比增加161家,增幅达24.2%。但总体上看,我国在制剂方面的医药研发能力较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不强,且受国外药品注册和国外市场营销的制约,主要以低端市场为主,制剂出口依然增长缓慢。

    (三)生化药出口略有下降

    生化药出口经过2005年的高速增长后,今年上半年出口速度有所放缓,出口金额为1.14亿美元,同比下降3.95%,占医药保健品类商品同期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65%。

    其中,肝素及其盐出口势头较好。上半年,我国肝素及其盐共出口到35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数量为60.19吨,同比增长35.67%;出口金额为5078.63万美元,同比增长55.67%,位于生化药出口排名第二位。主要出口市场为德国、美国、法国、意大利和印度,所占比重高达88.87%。
, 百拇医药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硫酸软骨素后来居上。硫酸软骨素是广泛存在于人和动物软骨组织中的酸性黏多糖类物质,以动物软骨为原料,加工提取精制,用做医药中间体和保健品添加剂。我国硫酸软骨素大量出口美国及欧洲地区,已成为出口量最大的生化医药产品之一。

    ■有利不利因素并存

    业内人士分析,尽管西药类产品今年上半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一些因素不容忽视,如美、日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加之国内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以及受退税下调政策的影响,我国一些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有所减弱。

    据海关统计资料分析显示,我国医药进出口面临的有利因素:一是国家政策扶持。国家商务部在2005年末认定了一批医药产业基础较好、出口竞争潜力较大的城市,建立了国家医药出口基地。这一重要举措将有力地促进医药产品出口,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聚集,培育地区性的规模竞争优势,促进了医药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国内生产企业已经瞄准发达国家即将到期的专利药,加紧进行仿制。三是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药品的认知度在提高,认为中国的药品价廉物美。四是国家强制推行制药企业GMP认证,提高了出口产品的质量。五是出口企业迫切认识到医药产品在国外认证、注册的重要性,主动应对技术壁垒。

    不利因素:首先,经营秩序混乱,无序竞争激烈,价格战屡禁不止。其次,医药外贸市场自律机制和相关法规不够健全。第三,出口商品结构调整还不能很快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第四,一些企业经营机制不灵活,改革进展缓慢,经营规模相对较小,适应国际市场能力不强。第五,企业对人才、品牌以及外销渠道等缺乏有效的保护,市场开发能力受到严重制约。

    专家预测,今年下半年西药类商品对外贸易仍有望保持20%左右的增速,全年西药类商品进出口总额可望突破200亿美元。

    文/本报记者 胡波

    (数据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提供),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