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78988
春宫图的妙用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3日 星岛环球网
     说到春宫图,很多人立刻想到“下流”,他们总觉得看春宫图的感觉有点像看A片。现代人多以古代春宫画为色情,其实这是不对的,古代春宫画不仅有欣赏功能、教育功能、医疗等实用功能,还有其独特的研究功能,可以称得上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在现代医生治疗性冷淡的过程中,利用春宫画来刺激、唤起患者的性欲仍是主要手段之一。

    从狭义的角度去理解,春宫图难免不会被现代人想像成是直接描绘男女性交的绘画,但实际上,许多并未直接描绘性交,但是描绘了性交前后的情景、裸体或展露性器的男女之间的调情以及其他性行为的绘画作品,也都属于春宫图的范畴。

    说到春宫图自然就少不了要说说春宫图的历史。春宫图又叫春宫画,它不仅起源于宫中的淫乐,也起源于民间一些性书的插图,甚至作为一种性教育工具启示新婚夫妻。汉朝张衡《同声歌》中所述的:“得充君后房,高下华灯光,衣解金粉御,列图陈枕帐,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众夫所稀见,天老教轩皇。”就是说新娘在灯光下脱光衣服,把春宫画铺陈床上,和新郎一起,按照素女、天老这些古代性学大师所指示的性交技巧去做。
, 百拇医药
    春宫画盛行于明朝后期,其中仇十洲和唐伯虎两位名画家的作品尤为出色。唐伯虎迷恋女色,经常沉湎于温柔乡中,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吧,有人说唐伯虎画春宫图常以他所眷恋的妓女、情妇为裸体模特儿,所以才画得那么传神,那么惟妙惟肖。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中国古代的人体艺术是不发达的,因为中国古人忌讳裸体,艺术家不用裸体模特儿。

    风气所及,在明代,连大家闺秀也喜绘春画。当时,天津杨柳青一带的贫家妇女也精于此道,每年春节前将春画当作年画在市场销售,这就是有名的“女儿春”。

    有关史料记载,春宫图最初是以“压箱底儿”的形式出现(说白了也就是专为为性教育而设)。中国古老的封建礼教并没有给进入青春期的男女进行过应有的性教育,以至于出现了性无知。

    在《聊斋》一书中,蒲松龄笔下有一个书痴叫做郎玉柱,他嗜书如命,然而都三十多岁了,还没有老婆。有人劝他找个媳妇,他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何忧无美妻乎?”其精诚至,“绝代之姝”颜如玉真的出现,并与他同塌而眠。两人爱非常,却不懂得进行性交。最后,还是颜如玉教导郎玉柱如何性交。
, 百拇医药
    如果我们仅仅认为蒲松龄先生是在借助郎玉柱的经历讥讽书呆子的,那就大错特错了。性无知的情况历来不少。这种尴尬事儿并非只是特例,因此,进行春宫教育似乎显得很是重要了,而图画因其形式更易接近而受到普遍欢迎。从汉代起,春宫画就成为新娘嫁妆中重要的一部分用来指导夫妻性生活,这在当时被称为“女儿图”、“枕边书”或“嫁妆画”,这种习俗在后世民间广为流传。在日本,中国大部分古老的性习俗,(甚至有一些在中国已经失传)仍然保留了下来,特别是在新娘的嫁妆中有春宫画,这种习俗直到19世纪仍然存在。

    中国古代还有一种作男女交媾状的陶瓷器,名为“压箱底”,据说也可以起到“避邪”和性教育工具的作用。所谓“压箱底”,一方面有秘而不宣的意思,在女儿出嫁前,母亲拿给女儿看。另一方面,古人认为小鬼能在不开启人们箱笼的情况下把箱内的财物窃去,有了“压箱底”,小鬼就避而远之,不敢来了。

    春宫画除了性教育、性启示的作用外,还有“压邪避灾”的作用。古人认为性乃污秽不洁之事,如以春宫画贴门上则鬼不敢进,贴灶头上可避火灾等等。《红楼梦》中就有一段文字叙述春宫图是作为防火之用。晚清那位编印《双梅景丛书》的叶德辉也喜欢用春宫图来防止藏书受灾。
, http://www.100md.com
    在春宫图的制作上,我们可以从性文物中发现不少外藏内露的东西,例如,鼻烟壶上的春宫图,表面上是很普遍的图形,但它的背面、底部或内部则是赤裸裸的性交,从这些东西既可看到古人对性生活的关注与兴趣,又可以看到古人的巧思和心理上的微妙感应。

    千姿百态的春宫图说明古人决不是象过去人们所认为的那么古板,保守,而是很懂得追求性生活的快乐;他们已经掌握了相当多的性爱技巧。人类性行为的主要功能不外乎三点:一是快乐,二是健康的需要,三是生育的功能。在婚姻的关系中,不论古人如何片面地强调了性的生育功能,不管古人如何受性压迫和性禁锢的影响,男女之间性的快乐总是存在并不断发展。

    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后期曾实行过严酷的性压制和性禁锢,而春宫图的发展也说明任何压制禁锢都改变不了人的自然本性,民间的性爱生活仍旧十分丰富和生动活泼。,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