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4915
店中店发展趋稳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3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06期(总第2361期 2006.09.13)
     超市药店的发展正日趋稳定,这是《2006年度超市药店经营趋势》得出的论断。这项由美国食品市场研究院(FMI)承担的调查显示,超市药店的红火与时下兴起的保健风潮不无关系,此外,电子处方、机械配药及自动标签系统等众多高新技术的应用也为超市药店带来利好影响。

    形式在变

    全美目前至少有2/3的超市运营商在使用机械自动配药系统,系统自动从货架取药,装入指定容器,打印并粘贴标签。去年,约有3/4的超市药店使用有声交互回应系统,今年将有3/4的超市药店可处理医师的电子处方。由于新技术投入增加及消费群体的改变,超市药店的经营更注重新形式下的盈利稳定性和生产力问题,极少涉及利润空间和行业基准等方面。

    正如报告中所说的那样,“药房的生命力源于变革和奋斗”。2005年,美国政府推出的医疗保险D部分法案是众多超市药房必须要面对的首要挑战。据调查,仅有2.3%的药店认为消费者很好地理解了这项医保内容,有超过57%的药店认为,政府在更改医疗保险计划的同时有责任引导教育消费者。业内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伪麻黄碱类药品的限售法案,此类药物因为可能用于甲基安非他命的生产而被撤架。

    服务增值

    令FMI的高级副总裁迈克尔•桑所罗鼓舞的是,在过去一年中超市药房“通过各种服务来提高顾客的健康水平”。

    据统计,54.3%的药店举办店内健康研讨班,52.2%的药店为顾客提供保健品导购服务。有些药店将保健方案打印出来贴在店内过道上,方便药剂师对药房商品和日用品进行关联推荐;强调健康整体观,让药房成为超市消费的重要一环;将保健食品区设在药房附近,方便高脂血症、心脏病及糖尿病等顾客选择相关食品;安排营养师为顾客导购。其他服务还有健康提示卡、店内广告以及返券等让利活动。

    成本升高

    报告指出,2005年美国超市药店平均每天处理120张处方,与前一年相同。处方药收入占药店总收入的9%,只是处方的平均成本略增,达55美元,涨了2美元。

    超市药房的营业额比其他部门低,可能与绩效红利、风险金、附加休假和继续教育开支有关。尽管如此,仍有将近1/3的超市药房使用合同工等全职雇员。教育开支相当大,由于药房的专业性较强,新来的药剂师平均要接受40个小时的培训。一般说来,药剂师的培训费需2000美元,技师的培训费用也高达480美元。

    此外,第三方支付额(36%上升至39%)和仿制药的销售额(54%上升到55%)均有上升。有62%的超市药房表示,日均处方量有所增长,平均增幅为7%,而每周的单店处方销售额从40,825美元下降到39,000美元。FMI则认为,相对于日处方数和处方药的零售额来说,这点下滑不算什么,还算相对稳定。报告还指出,超过3/4的处方药销售经由私营第三方支付(私人医保供应商),有16%为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的受助对象,只有7%为现金付款。(日出)

    医药经济报2006年 药店周刊第35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