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4866
“极品”假药,麻木了俄罗斯的神经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3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06期(总第2361期 2006.09.13)
     西伯利亚一家大型医院的主任医师Boris A. Merkeshkin及其他医生万万没有想到,从今年伊始至今,他们居然在不知不觉中给病人开出了3000剂假冒的Cavinton。Cavinton是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出人意料的是,注射了假冒Cavinton的病人无一例出现问题,病情都得到缓解甚至恢复了健康。

    “假冒Cavinton”事件东窗事发

    根据警方提供的记录,在追查Boris A. Merkeshkin所在医院的假冒Cavinton中,警方顺藤摸瓜查到了莫斯科一家注册在Tatyana Bryntsalova名下的仓库。警方的打击经济犯罪小分队撞开了仓库的大门,发现8名来自摩尔多瓦的非法移民正在调制白垩和面粉,准备用来加工成阿司匹林药片。原来这是一家制造假药的地下工厂。警方当场缴获了500万粒被包装成阿司匹林的药片,并搜出了假冒的Cavinton。
, 百拇医药
    随后,警方缴获的假药被送进莫斯科交通拥挤的Leninsky大道旁边的一个实验室进行鉴定,其中包括与Boris A. Merkeshkin所在医院的假冒Cavinton同属于一个批次的假药。经过3分钟的检测后,研究结果出来了:这些假冒的Cavinton或者缺少一种成分,或者添加了另外一种成分,但与真药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而研究结果让Merkeshkin医生如释重负的是,这些假药的疗效类似于真药,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他说:“如果情况不是这样,我们面临的将是一场悲剧。”

    值得注意的是,仓库所有人Tatyana Bryntsalova是俄罗斯制药业大亨Vladimir A. Bryntsalov的妻子。事发后,Vladimir A. Bryntsalov在俄罗斯媒体上声称自己没有生产假药。据悉,2004年,Vladimir A. Bryntsalov曾以黑马候选人的姿态,参与俄罗斯总统的选举;其经营着多家制药厂,生产的合法药物大约占据了俄罗斯药品市场10%的份额。
, http://www.100md.com
    制作最精良的假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假药市场的规模在320亿美元左右。2004年,美国海关查获了58起假药走私案件,比上一年的30起大幅度上升。今年7月份,FDA副局长Randall W. Lutter在向美国国会汇报时说,从海关官员截获的假冒处方药的数量来看,这类走私活动正逐渐猖獗。

    假药走私的严重已经引起了美国FDA和俄罗斯制药专家的警觉。俄罗斯正经历着假药泛滥的时期。“假冒Cavinton”事件,其实是当今俄罗斯药品市场假药横行现状的折射之一。

    俄罗斯的不法分子已经放弃盗版DVD、假冒万宝路香烟和冒牌耐克T恤的生产,转向生产工艺要求更加精良的假冒处方药。在当下的俄罗斯药品市场上,从将胶粘物、白垩和糖分组合在一起的化合物粗品,到成分几乎与真药(如辉瑞公司的立普妥、万艾可)一样精确的药物,种类繁多,可谓应有尽有。如此假冒处方药不仅充斥着俄罗斯市场,还偷偷流向了欧洲和全球最有利可图的处方药市场美国,虽然迄今为止,其走私量相对来说还较小。
, http://www.100md.com
    除了种类繁多,俄罗斯假冒处方药市场还有一点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怪现象:假药的质量出奇地高。这一点已被在俄罗斯进行秘密调查的辉瑞公司调查员所证实。

    前FBI探员、现为辉瑞公司全球安全副总裁的John Theriault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我们在调查中获得的假药恐怕是我们迄今为止所看到的制作最精良的假药。它们不像是从二、三流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但我们不知道它们产自何处。”正是因为这些假药可以以假乱真,俄罗斯医生和病人才无法发觉他们正在使用假药,而这其实是一件危险性相当高的事情。

    俄罗斯当局狠不下心

    独立团体“知识产权联盟”曾在2003年对俄罗斯市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俄罗斯市场上的药品12%属于假药。不过,当地行业团体对此却是另一种说法:俄罗斯市场上的假药比例较低,也许不到百分零点几。

    这两种不一致说法的背后,俄罗斯假药泛滥的原因可见一斑:行业监管和行业利益的对抗使得制约手段“失灵”。
, 百拇医药
    由46家大型制药公司组成的“国际制药商协会”执行主任Sergei A. Boboshko指出,在俄罗斯制药界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如果假药没有对任何人造成伤害,那又有什么问题?

    事实上,俄罗斯制药行业担心的是:一旦俄罗斯公开了假药问题,消费者意识到了假药横行,制药业的整体销售收入将会下降。

    日内瓦“国际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会”的政策分析师Cinthya K. Ramirez指出,通常来说,即使制药公司发现有人在假冒其产品,他们也不会对外进行披露,“你可以想象一下对外披露真相可能造成的冲击,人们会感到恐慌并将拒绝用药。因此,信息所产生的问题是十分敏感的。”

    在制药行业这种“自我保护”的行为之下,行业监管自然不可避免遭遇一定难度。比如,有关假药的统计数据需要代表制药公司利益的行业协会提供帮助,然而行业协会只会提供较低的估计数据,因为他们担心一旦有关假药的信息公布于众,制药行业的声誉和业绩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冲击制药公司的利润。如此一来,监管的工作必将缺少了强有力的依据。
, http://www.100md.com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假药横行的原因不能排除俄罗斯当局自身不作为。莫斯科两家制药行业团体就曾表示,由于假药的质量较高,已经冲淡了当局对假药的愤恨感,使得俄罗斯当局下不了采取逮捕行动的决心。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俄罗斯政府对外大肆宣扬说其已经对药品流通中的不法行为实施了搜查;与此同时,俄罗斯药监部门最近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对若干制药企业的处罚措施(包括可能吊销他们的营业执照或处以罚款),因为这些企业侵犯了有关药物专利。

    但Sergei A. Boboshko却指出,搜查只是装装门面而已,因为大规模制假者几乎仍在公开地组织生产,造假的最佳场所是在合法的工厂,这些工厂也许只要额外利用一个夜班,就能生产出假药来。

    就目前情况来看,在俄罗斯,假药似乎还没有造成较大的伤害事件。然而,全球假药供应的愈演愈烈,已经促使美国FDA开始考虑推广一种价格昂贵的新的药品标识系统,从而对在美国市场上销售的处方药进行跟踪。目前,这一系统正处在试验阶段,且被认为是自上世纪80年代开发出防篡改技术以来,药物包装领域里最重要的一次革命。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106期, http://www.100md.com(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