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4899
药店代煎中药调查实录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3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06期(总第2361期 2006.09.13)
     缘起

    近些年来,药品零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代煎中药之类的服务举措早已为业内所广泛运用。不可否认,一些药店推出代煎中药的便民服务后,受到了不少顾客的欢迎。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又靓又正”的中药材代煎后变成了“只有头和尾”,代煎器煎完这帖又煎那帖,中间最多用“冷水”消毒。最近,广州媒体有报道称,一些药店“代煎中药,猫腻多多”,且中药代煎过程中,存在偷梁换柱、随意放水、多剂连煎、冷水消毒等诸多问题。一时之间,“代煎中药”引来众多目光。

    暗访

    地点一:广园新村景泰直街

    在广州景泰直街这条六七百米的街道上有着大大小小6、7家药店,其中“沁园春”药店算是一家以中药饮片经营为主、最具特色的药店了。

    记者还未走进药店,中药材独有的香味已扑鼻而来。抬头一看,一块古香古色的“沁园春”金字招牌悬在门楣之上,与其他药店不同的是,这家药店门前没有那些五颜六色的广告牌,显得素洁朴实。广告牌倒也有两个:店门左边有一单脚支起的广告牌,上面写着“特色项目:砂锅煎药,切片磨粉,加工蜜丸,充填胶囊,代炖雪蛤”;店门右边有一标识“北京同仁堂”的灯箱,意在宣传本店“精选道地药材,绝不以次充好”。
, 百拇医药
    往里看时,药店右边是西药柜台,采用封闭式;左边靠药店门口有一台中药切片粉碎机,药店靠里则是封闭式中药区,三面都是中药百子柜,旁边有一出口连接店堂及店后。

    记者佯装代煎中药,上前咨询。一店员表示一般只代煎在本店所抓中药。问及费用,该店员说,代煎中药6剂以上,每剂2元;6剂以下,每剂3元;一般3剂一块煎,顾客另有要求的,需多加费用。问及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取,该店员说,一般2个半小时可取,顾客过多时,可能要等到第二天。问及煎药设备,该店员表示一律按砂锅煎药的传统做法,并保证药品质量。见记者似乎并未动心,最后,该店员还表示,附近居民多在此购买中药,遇到中药煎制过程繁杂时,也会让该店代煎,希望以此让记者放心。

    地点二:黄花岗水荫路

    广州水荫路处在三大公园之间,附近社区居民较多,也算市内居民区的一块旺地,不少药店进驻其中。记者在一家设有代煎中药服务的药店门口遇到了一位顾客,记者看到他从药店抓完药后,并没有选择在药店代煎,这是为何呢?带着这份好奇记者与他攀谈起来。
, 百拇医药
    对于为何不选择由药店代煎,他表示“不太放心”。

    他告诉记者,他姓陈,以前因工作繁忙,他也曾让附近一家药店代煎中药,每晚定时取药。然而,陈先生发现代煎中药的药汁要比以往自己煲的淡许多,而且每天取回的药汁也是浓淡不一,口感相差较大。陈先生一位朋友建议他最好自己煲药,并说某些代煎中药的药店甚至只把中药在开水中泡泡便打包给患者。

    陈先生说,此前居住他处时,也曾遇到类似情形:煎药设备是煤气炉加药煲,五六个药煲一字排开,上面也没贴任何标签,“也不知道哪个锅里煎的是哪个顾客的药”。对此店员的解释是“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们自然记得”。陈先生觉得最让他感到不放心的还是煎药的过程不是很规范,“我曾经亲眼见到,店员见有顾客光临便连忙将浸在盆里的中药放进药煲,顺手舀上几碗水,满浅不一;我记得开中药的时候,医生总是会嘱咐要加几碗水,煎成几碗水,这样随意加水,能保证煎出来的中药的质量吗?有一次我翻看了自己中药药渣,居然发现和自己以前倒掉的药渣不太一样,上好的天麻被调了包,变成了次品、边角余料,我还曾经找药店理论过,但店员却解释说是药融化了的缘故。
, http://www.100md.com
    “所以后面代煎中药时我还特地挑选了这家药店,因为药店店员好歹还知道什么叫先煎后放,以为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哪晓得他们居然拉稀摆待!”(陈先生说了一句家乡话以示愤慨)。

    经历此事后,陈先生提出,中药煎煮非常讲究,煎煮质量直接影响药效发挥。药店代煎中药有无规范?有无监管?如果代煎操作出了事故,药店是否负责?

    明查

    药店代煎中药到底应该遵循怎样的规范?日前,广州老牌医药连锁店“采芝林”一位从业31年的老中药师胡学儒接受了记者采访。

    据介绍,目前采芝林推出了“免费代客煎药、免费代客临方炮灸、代客加工药粉”等项目。“由于是免费的,采芝林药店代煎中药一般只接受顾客在本店所抓中药,这也是从药店管理角度出发考虑的。采芝林所经营的中药材都是经正规渠道购进的,购进渠道稳定,质量有保证,这就把好了药品进货关和销售关。”
, http://www.100md.com
    胡学儒说,为保证煎药质量、杜绝差错事故,采芝林在中药代煎过程实行“三方审查”:一是配剂审方,“由中药师对代煎药方进行审核,包括药方服用者姓名、年龄、性别、药名、用量、剂量、服法、配伍禁忌,以及是否计价交费(记帐),确认无误后才能调配。如果存有疑问,必须找处方医生问清楚,并及时更正、签名后再予配方。”二是配剂复核,“查对代煎药方有无漏配、错配等,复核员复核无误后需在专用登记本上登记顾客姓名、代煎剂数、配剂员工号、配药时间。三是煎药操作,煎药人员领药时要在登记本上签名、并注明领药时间,进入煎药室后,每一道工序如浸药、煎煮、包装等过程中,药袋与代煎单都应该与代煎药同行,每一位执行工作人员均需在代煎单相应位置签章;代煎药送出交付时,接药人员须在代煎送药本上签名,并检查代煎药包装是否完整等。

    “一整套的操作程序应该可以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胡学儒说,“至于药汁的浓度、煎煮时间、药量和水的分量这些至关重要问题,采芝林也有专人负责、严格把关。”

    胡学儒告诉记者,煎煮中药需要加多少水浸泡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用文火、武火还是中火、慢火来煎都因药而异。另外,不同煎煮器在使用上也有区别,不然药效跑了患者也不知道。
, 百拇医药
    不同药材煎煮要求也不同。贝壳、矿石、化石类药品,如龟板、龙骨、石决明、牡蛎等应打碎“先煎”;一些有毒性的中药饮片,如川乌、草乌、附子在与其他药材同煎时,必须“先煎”以减弱毒性;另外,有些药煎久一点容易挥发掉药性,如薄荷、砂仁、木香等具有挥发性成分的药材,都需在其他药材煎煮快好时“后下”煎煮5~10分钟。

    在药店代煎中药、顾客服用中药时,中药师指导用药也十分重要。胡学儒说,中药师除了要说明煎煮之法,将特殊药品用特殊袋子分开包装之外,对于不少配药还需在包装上注明详细的煎煮用药方法。

    据了解,煎剂通常每天服用一剂,分两次服用。对于急病重症,可一天服用2到3剂,每剂头二煎混合,分两次服下(每次间隔3到4个小时)。服药时间,一般在饭前服用,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可以在饭后服用,急性病服药可以不拘时间,安神药宜在临睡前服用等等。

    争论
, http://www.100md.com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对于药店代煎中药的问题,业界存在不少争论。

    争论之一煎煮器之争

    采访中记者发现药店代煎中药时一般使用两种器皿:传统的砂罐和现代不锈钢煎药机,到底是传统砂罐煎药好,还是现代煎药机好?对于这个问题,目前业界颇有争议。

    坚持使用传统砂罐煎煮中药的人认为:使用煎药机“不卫生”,理由是铁器容易与中药材发生化学反应;煎药机难以遵循“先煎后下”,往往是所有药物同时放入,会影响中药的疗效。

    推广或支持使用煎药机煎煮中药的人提出:目前在药店、医院使用广泛的煎药机,主要是用电能产生的热量进行加温、控温,在压力作用下将药煎出。操作人员拿到药后,先用水浸泡半小时,再投入煎药机内,调好温度,按动电钮,机器便开始自动加热煎药,煎好后的药再进行真空包装。“煎药机煎药的操作程序更为严格,温度、水量都比较容易控制,煎出的中药质量完全可以保证;对于一些需要后下的药,同时放入并不影响其药效,因为煎药机是密闭的,挥发性成分无处可逃,不存在这个问题。”广州二天堂石牌东路分店中药柜的陈小姐认为煎药机好:“与传统煎药方法相比,使用煎药机所煎药汁有可能不够浓,这是因为煎药机中有隔渣袋,筛网的孔径按照中药药液的成分进行选择,一般药液中大分子沉淀和细药渣都已经过滤掉了,所以代煎液中杂质少、悬浮物质少,感觉会比传统煎药方法所煎药汁稀。但是这样不影响药效,而且煎药机省时省力,用无菌包装后,顾客取回家饮用、加热都十分方便。”
, http://www.100md.com
    争论之二 责任之争

    药店代煎中药,责任患者自负?

    有药店表示,由于代煎中药多是免费或象征性收费,所以责任由患者自负。而据业内专家介绍,正规医院代煎药一般不存在“患者自担责”问题。“首先患者由于时间、条件有限需要代煎药,就必须向主治医生提出代煎中药要求,然后医生开完中药处方同时会再开煎药代煎单,患者凭处方和代煎单计价收费,到中药房把处方和代煎单交给药剂师,最后凭代煎中药牌就可以领回代煎中药。”药剂专家表示,由于整个过程有单有据,相对比较规范。“另外,正规医院的代煎药收费都得报物价局批准,每剂中药代煎收费在几元上下。”

    但据记者了解,无论药店代煎还是医院代煎,目前代煎中药并无国家统一标准,完全依靠行业自律。

    医药经济报2006年 药店周刊第35期, http://www.100md.com(戴丹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