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74622
多事之秋重养生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604期
     《春秋繁录》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每年的9月22~24日,太阳黄经为180°。按旧历说,秋分刚好是秋季90天的中分点。秋分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日子。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确切地说,北半球的秋天是从秋分开始的。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中国有句古语叫“多事之秋”。秋天不仅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落英缤纷、万木凋零的季节,此时人们最易生病。《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写林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这天她抱病在床,薛宝钗前往探视,谈及“食谷者生”时说道:“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看,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秋季养生得宜,人们就能健康地度过冬天。
, http://www.100md.com
    随着秋天的到来,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在饮食调养上,中医从阴阳平衡出发,将饮食分为宜与忌,有利于阴平阳秘则为宜,反之为忌。

    依据中医原理,秋分之后的秋天,可采取五招养生法。

    第一招——少辛增酸寒凉忌。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要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从食物属性解释,少吃辛,以免加重燥气。多吃酸食有助生津止渴,但也不能过量。就太阳能量来说,秋天阳气渐收,阴气慢慢增加,不适合吃太多阴寒食物,菜最好过个火,烫一烫再吃。尤其应避免瓜果,因为“秋瓜坏肚”,不妨适量吃苹果、柿、柑橘、梨、葡萄和龙眼。

    第二招——养阴补气偏温补。中医认为要根据自身体质进补。有些年纪大的人唾液腺分泌较少,容易眼睛干涩、干咳舌燥,并没有出现红肿痛的发炎现象,中医称为“阴虚”,要适度服用养阴药,以改善体质。如果属于过敏体质,着重“补气”,要偏向温补,忌吃寒凉食物。
, 百拇医药
    第三招——情绪保守敛元气。秋天阴气增、阳气减,为了贮存体内阳气,要早睡早起。《皇帝内经》载:“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秋主“收”,情绪要慢慢收敛,凡事不躁进亢奋,也不畏缩郁结。在时令转变中,维持心性平稳,注意身、心、息的调整,才能保生机元气。

    第四招——适当运动活气血。秋天不算太冷,空气质量较佳,不妨多接近自然、多运动,吸收天地精华。伸展具有“运化作用”,能收敛心神,从呼吸带动的循环系统、肠胃消化到内分泌系统,一路顺畅,气血循环自然活络。要注意的是,早晚较冷时,不要在外面运动。尤其老年人,容易受寒,需调整运动方式。

    第五招——明亮着衣有生机。“木火土金水”对应“青赤黄白黑”,再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行理论认为,秋天要多吃白色食物。秋天万物枯败,充满萧瑟肃杀气氛,情绪容易受影响。五行中既然秋天对应白色,代表清爽、明亮,表示要多穿白色、亮度高的衣服,让心情更愉悦轻快,别人看起来也较有生气,不致于死气沉沉。, http://www.100md.com(刘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