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更多...
编号:11205200
糖尿病足的预防重于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4日 《当代健康报》 2006.09.14
     济南读者李女士问:邻居刘大爷今年63岁,患糖尿病十余年,他定期门诊拿药,不经常监测血糖,生活倒也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不久前,刘大爷脚底不幸被硌伤,但由于疼痛并不明显,没有引起重视的刘大爷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消毒。三、四天后,被硌伤的脚出现了严重的感染和破溃,并逐渐变黑。刘大爷急忙来医院就诊,才得知患上了糖尿病足,医生说要是再延迟几天,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就有可能面临截肢而致残。经过住院治疗了足足2个多月,伤口才完全愈合。请问,正常人脚碰伤,一般三、五天即愈合,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脚容易受伤而又愈合的缓慢,甚至长期难以愈合呢?生活中怎样预防糖尿病足?

    康医生答:这得从糖尿病足的定义说起。糖尿病足是因神经病变失去感觉,和因缺血组织失去活力且合并感染的足。在早期可仅表现为手足麻木、怕冷发凉、感觉减低、而后期则日趋严重可表现为下肢肌肉萎缩、消瘦,易受伤、伤口不易愈合等情况。最典型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夜间休息疼痛。夜间休息疼痛是因为卧床后下肢缺血加重,而引起休息时疼痛加重。

, http://www.100md.com     刘大爷受伤后疼痛不明显,是因为发生了糖尿病神经病变,感觉迟钝或消失。而疼痛和温度感觉可以保护患者,刘大爷这种保护能力随着病程的延长、血糖长期控制不理想而逐渐减退。因此,足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很容易受伤。其实只要糖尿病患者对血糖控制好了,糖尿病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有时足部没有明显的异常症状,不意味着未患糖尿病足,甚至有的患者伤口感染了也不觉的痛,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了,提示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达标,发生了足部严重的神经损害,即使是一个小小的伤口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无论是患者还是家人都不可忽视血糖的控制。

    象刘大爷这样的患者并不是少数。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有15%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病足,而大部分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足比较陌生。有的人虽然知道,但对它的危害并不了解。正因为如此,也促成了糖尿病足患病率的增加。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旦患上糖尿病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将举步维艰,不但医疗支出增多,患者的身心健康、家庭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那么,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呢?
, 百拇医药
    首先,患者始终要绷紧血糖达标这根“弦儿”,一旦发现糖尿病足,要尽早看医生,即使没有症状,也不要以为“不痛不痒”就没有患糖尿病足,以免延误了病情。足的保护:

    1.保持双脚皮肤的清洁和干爽:洗脚这个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事儿,对于糖尿病患者也有很大的学问。每天要用温水清洗双脚,洗前用手背试水温,防止水温过高,烫伤双脚。洗后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蘸干足部皮肤,脚趾之间也要蘸干,不要用力揉搓。然后使用少量爽身粉、润滑乳剂如凡士林或营养霜保持脚趾间皮肤干爽、柔软,防止皮肤干燥、皲裂。糖尿病患者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中药泡洗双脚,对预防糖尿病足有一定的作用。

    2.检查双脚: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在明亮处检查您的双足,脚趾间,并用镜子检查脚掌。如果看不清楚,可请家人帮助检查是否有水疱、红肿、皮裂、磨伤、鸡眼、胼胝、足癣、甲沟炎、蚊虫叮咬伤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在医生指导下正确处理及治疗。不要随意贴有损皮肤的胶布,严禁使用强烈的清毒药,以防损伤皮肤。
, http://www.100md.com
    3.舒适的鞋袜:鞋子应尺码大小合适、使足趾在鞋内完全伸直,并稍可活动,穿着感觉舒适、透气性好。不穿松紧口袜子,不穿有洞或修补不平的袜子,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应该穿吸水性、透气性好,松软暖和。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是否有小砂粒等异物及鞋内有无破损、不平整的地方,不能穿有破损的鞋或经过修理的鞋。穿新鞋时,第一天不要超过半小时,应及时检查足部有没有被挤压或摩擦。不要赤脚行走,或赤脚穿凉鞋、拖鞋,防止异物损伤足部皮肤。

    4.足部运动:适当的运动及适当的足部按摩也是有益处,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预防足部病变的发生。足部的方法有:做腿部的非负重运动,如行走运动、甩腿运动、提脚跟、脚尖运动、在床上做屈伸腿部的运动,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下肢循环。

    糖尿病足其实并不可怕,只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预防,不放过微小损伤,则完全可以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

    解答专家: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李曙远 医师 管晓玲,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