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质疑中医 > 文章03
编号:11279784
中医与我的回忆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8日 新语丝
    陶世龙

    我的曾祖父精通医道,游宦鲁、皖、苏二十余年,与名医萧龙友兄弟有通家之好,在外同乡而又同行之故,家人称他们为萧大先生和萧二先生。两位的书法均极好,老家收存有他们写的多件条幅和对联,过年时才挂出来。不过我的曾祖父并不以医为业,主要是当官,官不大,最高才做到知县,而且不是总能有差事,有时没官做,便靠给人看病为生。

    萧大先生也是当官并研究医术,后来因感到沉浮宦海之中于国于民皆无益处,便在民国十七年辞官不做,以医为业,到了北京大展其长。此前我的曾祖父也不当官了,但回到老家,而且不久即去世,家中只留下许多医书,和“尝以暇时施诊,累奏奇效,名大著;在任所,民争求方,存活者尤众云。”的简略记载,除了老辈人,大概没几个人知道了。

    据家中人讲,我的曾祖父医道是很高的,我父亲说,一次他小便困难,曾祖父叫将葱焙制后煎汤服后就通了(可能还有别的药,还有焙制过程也有讲究,切勿仿用。)当官时也给人看病,不要报酬,大抵过去的儒生都有这类观念,不能医国,就医人,学医与学四书五经是同时进行的。所以我曾祖父的父亲,中过进士入过翰林院那位,显然医书也看的不少,他写的那篇《上药王讨病魔疏》使用了大量中药材的名字,不通医药是写不出来的,同时也表明他四十多岁时即已苦于病魔,年仅五十三岁时,刚刚接任山东首府济南府知府之际就去世了。家中的医书应当就是那时积存下来的,但看来未能有助于他。
, 百拇医药
    这些医书,有许多是手抄本,我小时曾翻看过,看不懂;别人连翻也不翻。

    从我祖父开始,无人学中医了,但他们记得不少偏方,家中的花木,不少是可以药用的。如厚朴树,大到我一人抱不住,那树皮就是药材;还有长在假山上的虎耳草,说是可以治风疹(皮肤过敏)。

    后来我渐渐知道,原来这里面有个悲剧,我父亲有个哥哥,是我的曾祖父最疼爱的长孙,一次患病,他亲自精心治疗,但无效,我这位没有见过的伯父得年仅十二岁。 而我的曾祖父痛悔不已。同年也抑郁而终,享年仅六十岁。祖孙二人合葬一墓,我曾多次去祭扫。

    常听老人说,医生不能给自己的亲人看病。

    就今天的知识来看,有些病症,当时再高明的中医也未能正确认识,无法医治。

    在我的童年时代,安岳县城里似乎没有一个合格的医生(西医)。我同族的一位伯父当了县卫生院长,但他是从军医转过来的,不是大学医学院毕业,被认为不那么正规,乡人有病,更多的是去找中医吃中药,我也一样。
, 百拇医药
    当时县里有两位有名的中医,一位姓周,比较年轻,他喜欢用凉药,被叫做凉药先生;一位是我同族的祖父一辈,他喜欢用热药, 被叫做热药先生。我的身体据认为是“火体”用不得热药,因此有病总是找凉药先生看。初中毕业的头一年暑假,我的咽喉突然有些疼痛,而此时凉药先生不在县城,只好去找热药先生,结果是药吃下去就发高烧,喉咙肿得水都咽不下了,家中人慌了,才去把那位当过军医的伯父请来,打了一针退烧,然后服一种白色药片叫“百浪多息”,是刚出来的磺胺类药物,很有效,但脖子上总有一小疱不消,说是有脓在里面未尽,于是继续吃药,仍不行,最后是打空针进去将脓抽出。

    这一病,对我身体损伤很大,“百浪多息”有副作用,当时不清楚,吃多了,所以后来我遇到磺胺类药物就要过敏,这是西医的问题了,这种药副作用大,现在已不见用,但如按热药先生那一套,是没有办法了。

    1944年秋天我在成都石室中学上高中,突然发烧并胸部疼痛,成都有大医院而且有位曾专给蒋委员长看病的戚寿南大夫不当“御医”了,也可以挂指定号找他看病,于是就找了他。经过透视检查诊断为肋膜炎,他说这好治,用盘尼西林就行了,但是你有肺结核了,更需要治。
, 百拇医药
    肺结核被称为痨病,以前几乎就等于不治之症,我的本家和亲戚中好几位青年男女,都是十几岁时因此病而死。那时戚寿南大夫也无药可用,开的方子是吃鱼肝油精和钙片,还有就是增加营养和休息。因此马上休学治病,天天定时吃鱼肝油精和钙片。增加营养我高兴,但鱼肝油精腥味大,不好吃。说是休息,我并未闲着,仍然看书,不过不做学校那些功课,自由阅读没有压力,看来对身体还有好处,因此不过半年,结核就已钙化,但我仍未复学,回老家再休息半年,体力完全恢复,看不出得过肺病了。(这也成后来我做事的一种思维方式,需要八分,我做到十分。)

    但是在高中毕业前八个月,我又得了一场大病,猩红热。先是有些发烧,有人推荐去找成都著名的中医黄绪香,他的挂号费是很贵的,但是我还是找去了,谁知吃了他的药,更烧到了四十度,我的三叔家住成都,他们知道后赶快把我送到传染病院,因我三婶在妇幼保健医院当会计,有些常识,看出是传染病一类。医院很快确定我得了猩红热,幸好当时盘尼西林已普及,正是治这类病的,所以治疗很顺利,但对身体的损伤很大,真是不死也脱了一层皮,当然也有个好处,终身免疫,地质工作出野外不用怕传染上猩红热。这又是我的一种思维方式。
, 百拇医药
    回顾起来,应该怎样看待中医,我想事实已作了回答。

    中医,特别是中药,其中有可取的东西,譬如说我是火体,还有热药凉药,从经验看,有它的道理,但中医说不清楚,而把阴阳五行这些东西套进来,更无法认识其本质。无论如何这些不是科学,硬要说这就是科学,或者东方科学,说了等于不说。

    许多时候吃中药不过是起点心理安慰的作用,但中药使用最多的生物药物,其中肯定有可以治病的成分。是完全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和研究的。

    这一阵,因为现实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太多,对往事的回忆就没做了。因为看到刘孟真先生几篇谈中医药的文章,引起我作了这番思考,就记录在此。,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