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龋病从儿童做起
今天是我国第18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爱牙日的主题是:婴幼儿口腔保健。中心口号:关爱婴幼儿口腔健康。
预防龋病从儿童做起
儿童龋病发病率较高,超过半数的12岁儿童恒牙患有龋病。解放军304医院口腔科张建强主任介绍说,龋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由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发病率高,分布广。
认识龋病
龋病是破坏性疾病,牙齿一旦被破坏,无自身修复能力。由于食物残渣和细菌不断地腐蚀牙齿,使牙齿脱钙,有机物分解程度逐渐加重。首先表现在牙齿表面的颜色变化,出现白垩色或黑色,咬硬物时出现食物嵌塞,当牙齿接触冷、热、酸、甜食物时常能感觉酸痛。随着时间的延长,病变向深部发展可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局部肿胀、疼痛。如果脓液和细菌被吸收,可引起败血症或菌血症。晚期成为残冠、残根,或拔除后造成咀嚼器官的完整性被破坏,咀嚼功能下降,消化能力下降。龋病还可继发颌骨骨髓炎、颌面部感染等一系列病变,如果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还容易引起全身严重感染等。
, 百拇医药
龋病俗称“虫牙”,其实龋齿里面并没有虫子。糖是龋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关键是吃糖后没能及时刷牙、漱口,糖残存在牙齿上,特别是牙齿的小窝、小沟、牙缝处,细菌可以把残留的糖变成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又可以把牙齿硬组织中主要成分钙盐溶解掉,牙齿硬组织就会变软、缺损,从而形成龋洞。龋齿的发病与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四大因素有关。
1.细菌。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产酸菌属,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革兰氏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
2.食物。主要是糖类食物,如蔗糖、葡萄糖和精制的米面食品等。细菌能利用糖产酸而腐蚀牙体。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黏附和聚积,并为细菌生长、代谢提供营养。因此,糖和碳水化合物是龋病发生的物质基础。
3.宿主。指机体的全身状况,免疫功能强,口腔卫生好,不利于细菌的生存和繁殖。指牙齿的质量,包括牙齿的形态与结构。牙齿本身钙化不全,表面光洁度差,牙齿排列不整齐、拥挤、重叠等,都有利于细菌和食物的残留,易患龋病。其他如遗传、营养、矿物质、内分泌对宿主的抗龋力也有影响。
, 百拇医药
4.时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分三个阶段。浅龋阶段,因病变主要破坏牙釉质,又称为牙釉质龋。主要表现为牙齿表面由光滑变粗糙,龋坏部位色泽变得灰暗或黄褐色或牙面窝沟处变黑。中龋阶段,病变达牙本质浅层,又称为牙本质浅龋。因牙本质破坏,开始形成较浅的龋洞,对冷、热、甜、酸食物感到酸痛,当刺激除去后,症状消失。龋阶段,病变已达牙本质深层,又称牙本质深龋。因牙齿破坏加深扩大,形成较深的龋洞。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龋洞侵入牙髓而引起牙髓炎时,发生脓肿或剧烈疼痛。
龋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致龋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感宿主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会一日间就发生,只有上述三个因素同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形成龋病。
张建强说,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均容易得龋病,不过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较高。乳牙一经萌出就可患龋病,并随着年龄的增加龋齿数和严重程度都有所增加,6~8岁时达到高峰。以后随着乳牙脱落,恒牙萌出,恒牙龋开始逐步上升,25岁左右趋于平稳。儿童所以发病率较高,与婴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乳牙的钙化程度低、牙釉质发育不全、免疫系统尚未成熟以及婴幼儿年龄小不会刷牙、习惯叼奶瓶睡觉等因素有关。, 百拇医药(汪运富 青岛市卫生局)
预防龋病从儿童做起
儿童龋病发病率较高,超过半数的12岁儿童恒牙患有龋病。解放军304医院口腔科张建强主任介绍说,龋病是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的脱矿和有机质的分解,随着病程的发展而由色泽变化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发病率高,分布广。
认识龋病
龋病是破坏性疾病,牙齿一旦被破坏,无自身修复能力。由于食物残渣和细菌不断地腐蚀牙齿,使牙齿脱钙,有机物分解程度逐渐加重。首先表现在牙齿表面的颜色变化,出现白垩色或黑色,咬硬物时出现食物嵌塞,当牙齿接触冷、热、酸、甜食物时常能感觉酸痛。随着时间的延长,病变向深部发展可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局部肿胀、疼痛。如果脓液和细菌被吸收,可引起败血症或菌血症。晚期成为残冠、残根,或拔除后造成咀嚼器官的完整性被破坏,咀嚼功能下降,消化能力下降。龋病还可继发颌骨骨髓炎、颌面部感染等一系列病变,如果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还容易引起全身严重感染等。
, 百拇医药
龋病俗称“虫牙”,其实龋齿里面并没有虫子。糖是龋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关键是吃糖后没能及时刷牙、漱口,糖残存在牙齿上,特别是牙齿的小窝、小沟、牙缝处,细菌可以把残留的糖变成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又可以把牙齿硬组织中主要成分钙盐溶解掉,牙齿硬组织就会变软、缺损,从而形成龋洞。龋齿的发病与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四大因素有关。
1.细菌。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产酸菌属,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革兰氏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
2.食物。主要是糖类食物,如蔗糖、葡萄糖和精制的米面食品等。细菌能利用糖产酸而腐蚀牙体。糖能促进细菌在牙面的黏附和聚积,并为细菌生长、代谢提供营养。因此,糖和碳水化合物是龋病发生的物质基础。
3.宿主。指机体的全身状况,免疫功能强,口腔卫生好,不利于细菌的生存和繁殖。指牙齿的质量,包括牙齿的形态与结构。牙齿本身钙化不全,表面光洁度差,牙齿排列不整齐、拥挤、重叠等,都有利于细菌和食物的残留,易患龋病。其他如遗传、营养、矿物质、内分泌对宿主的抗龋力也有影响。
, 百拇医药
4.时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初期龋到临床形成龋洞一般需1.5~2年,分三个阶段。浅龋阶段,因病变主要破坏牙釉质,又称为牙釉质龋。主要表现为牙齿表面由光滑变粗糙,龋坏部位色泽变得灰暗或黄褐色或牙面窝沟处变黑。中龋阶段,病变达牙本质浅层,又称为牙本质浅龋。因牙本质破坏,开始形成较浅的龋洞,对冷、热、甜、酸食物感到酸痛,当刺激除去后,症状消失。龋阶段,病变已达牙本质深层,又称牙本质深龋。因牙齿破坏加深扩大,形成较深的龋洞。当细菌及其代谢产物通过龋洞侵入牙髓而引起牙髓炎时,发生脓肿或剧烈疼痛。
龋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致龋细菌、适宜的环境和易感宿主同时存在,龋病也不会一日间就发生,只有上述三个因素同时存在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形成龋病。
张建强说,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均容易得龋病,不过儿童和青少年发病率较高。乳牙一经萌出就可患龋病,并随着年龄的增加龋齿数和严重程度都有所增加,6~8岁时达到高峰。以后随着乳牙脱落,恒牙萌出,恒牙龋开始逐步上升,25岁左右趋于平稳。儿童所以发病率较高,与婴幼儿的不良饮食习惯、乳牙的钙化程度低、牙釉质发育不全、免疫系统尚未成熟以及婴幼儿年龄小不会刷牙、习惯叼奶瓶睡觉等因素有关。, 百拇医药(汪运富 青岛市卫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