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03866
半夜偷食情有可原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21日 《现代护理报》 2006.09.21
     夜间是人们休息和睡眠的时间,也是胃黏膜修复和更新的大好时机。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部分人睡到半夜还要爬起来找食物吃,这又是什么缘故呢?医学研究表明,有三类人有夜间“偷食”的习惯。

    第一类:胰岛素瘤患者。胰岛素瘤又称胰岛素B细胞瘤,患者因其胰岛素分泌不受血糖的控制,所以常常在清晨、夜间或空腹5小时之后,容易出现低血糖症。患者一旦发作低血糖就会感到心慌、出汗、饥饿、焦虑,为了控制发作或缓解症状,他们不得不多食含糖分高的食物。如果血糖还是不能维持正常,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就会出现脑功能障碍,常表现为精神失常、癫痫发作、昏迷而到医院就诊。追问此类患者的病史,常有夜间偷吃或者平素多食的记录。

    第二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此类患者常有规律的上腹疼痛病史,可以表现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但也可仅有饥饿样不适。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的上腹痛多呈餐后延迟痛,即进食后2~3小时开始出现,到下一次进餐时为止,服药或进食可以使疼痛缓解,所以有许多患者常常随身备有食品。由于此病患者中约半数有午夜痛,常常睡到半夜被痛醒,被迫起床找吃的或服药,所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也有夜间进食的习惯。

    第三类:夜间贪吃病患者。据科学家统计,全球约有1.5%的人可能遭受这种称作“夜间贪吃”病的折磨。本病并非是一种习惯,而是激素水平发生改变的疾病。大多数患者往往感觉精神紧张、睡眠不好,经常夜里要醒三、四次。每次醒来,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来到厨房,吃一顿高碳水化合物的夜间“快餐”,如饼干或蛋糕,而且经常不吃早餐。

    “夜间贪吃者”面临三个问题:饮食紊乱、睡眠紊乱及情绪紊乱。每当夜晚忧虑、情绪紧张加剧时,他们会吃得更多。研究人员认为,这类病人通过进食来提高大脑神经传递被称为血清促进素的化学物质的能力,以帮助自己入睡。实际上,他们是在自己动手医治疾病。由于食物中含有高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可使大脑中的血清促进素增加,从而有促进睡眠的作用。

    作者:江苏省盐城市永丰教师新村医务室吴群,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