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95267
CEO三年“洗心革面”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27日 《医药经济报》 2006年第112期(总第2367期 2006.09.27)
     受命于先灵葆雅公司危难之秋

    扭转颓势

    3年半前,当海森刚刚出任先灵葆雅公司首席执行官时,举目皆是棘手的问题。

    当时,公司利润率最高的畅销产品已进入销售乏力状态,且销售额高达35亿美元的产品专利已经到期;公司上下弥漫着浓重的悲观情绪,工作团队士气低靡;同时,政府正在调查公司的违法行为与生产中的GMP违规状况;公司的股价已从1999年60美元的最高峰跌落至18美元。因此,化解股东们的不满与怒气成为海森绞尽脑汁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丑闻纠缠、美国政府的一桩桩违法调查,都曾是先灵葆雅公司挥之不去的阴霾。海森成功地化解了一次次的危机。两年前,公司被指控在销售开瑞坦过程中与商业医保公司勾结进行不正当竞争,最终以3.46亿美元罚款的代价了结;今年5月,公司向美国FDA上缴了5亿美元的罚款,彻底结束了数年来FDA对公司违反GMP规范生产产品的警告与调查;此外,在联邦政府调查指控公司非法使用药物适应症与欺诈国家医保资金的压力下,公司又以4.35亿美元的罚金结束了这场危机。在花费了巨额代价之后,如今的先灵葆雅公司终于走出了接二连三的丑闻泥潭。
, http://www.100md.com
    重新获得政府部门的信任成为摆脱麻烦后的先灵葆雅公司的下一步工作,而面对先灵葆雅公司过去生产管理中的问题,FDA已经要求先灵葆雅公司签署一份同意书,承诺花费金钱改造生产设施并暂停了对开瑞坦后续产品的研发工作。海森表示,先灵葆雅公司将在明年春天完成这份同意书的承诺之事。此外,海森还酝酿了一项雄心勃勃的5年计划,期望以此来赢得股东、证券分析师、公司雇员以及客户等各方面的支持。在海森看来,他能够就他的发展战略最终说服公司董事会并将一切付诸实施。

    为了扭转颓势,海森亲手重新挑选了一支管理团队,其中包括一名具有丰富新药开发经验的研发总管与一名善于与政府沟通的政府事务领导人。此外,他在停发自己奖金之后还一反常态地不怕“得罪人”,毅然在困难时期大幅削减股东的红利、减少员工奖金的发放,将利润停留在公司的银行账户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逆境中,海森还对先灵葆雅公司的医药代表们的奖励机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破天荒地将医药代表收入与销售业绩挂钩的传统做法改变为医药代表仅领取单纯性的基本工资。
, 百拇医药
    在海森看来,这一大胆改革的目的正是基于公司长远目标的需要,也就是不鼓励医药代表强行推销而鼓励其与医生建立更为长远的联络,实实在在地把公司的服务推向医疗界。对此,来自纽约的一名内科医师深有感触地认为,先灵葆雅公司的医药代表能为他提供大量的有价值信息,而且他们并没有强迫医生改变原有的处方习惯。

    在产品方面,先灵葆雅公司与默沙东公司组建了合资企业,将两大企业在降胆固醇领域内的优势充分地结合起来。目前,这个合资公司已经开始销售两只年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产品Zetia与Vytorin,其销售额几乎相当于先灵葆雅公司年销售额的四分之一。

    不过,即便如此,来自Zetia与Vytorin的收入可能也无法弥补几年前因开瑞坦专利到期给公司产品销售额带来的巨大真空。为此,海森开始了一系列的筹划:一方面,先灵葆雅公司启动了向俄罗斯、中国、巴西等新兴市场进军的计划,另一方面,公司的研发预算也加大到去年的18亿美元。
, 百拇医药
    目前在研发领域内,先灵葆雅公司共有17个产品正在进行人体临床研究,其内容涉及帕金森综合征、丙型肝炎、艾滋病与心脏病预防。鉴于研发线上缺乏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重磅炸弹产品,这也将成为海森的新战略新发展计划中必须优先解决的最重要问题。

    未来的路还很长

    海森的努力没有白费。3年后的今天,整个先灵葆雅公司完全脱胎换骨。去年,公司处方药、消费产品与动物保健品三大业务销售收入与利润均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且公司利润总额达到了2.69亿美元,是这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股票价格也已经回升至26美元。

    从近几年公司的发展来看,海森的每一步都走得相当地不容易。2003年他上任之初公司销售收入曾经下滑了近20%,而2004年公司业绩也表现得相当不尽如人意——公司处方药业务的营业利润从2002年的26亿美元大幅跳水至2004年的1300万美元。因此,海森的成就引起了评论界的一致喝彩。德意志投资银行的一名医药分析家认为,海森成功地将整个企业引向了正轨并量身定制了一个增长模式。在华尔街,海森也被公认为目前深陷内忧外困的制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公司首席执行官的最佳人选。
, 百拇医药
    不过,现在对先灵葆雅公司下结论认为它已经走出困境还为时尚早。目前,整个公司还无法就未来的利润预测给股东们一个满意的交代,此外2009年之前公司也无法上市一个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新重磅炸弹产品。从这一点来看,海森今后几年的工作也不可能轻松。

    业内人士认为,在过去的几年内,海森出色地把公司的固定成本控制在一个完美的水平上,因此,下一步的利润增长已经很难从成本费用控制中挖掘。如果不适时推广一些高利润的主打产品,海森近几年的出色业绩可能会成为昙花一现。由此,先灵葆雅公司需要通过协议或收购方式引进一些新产品,但在辉瑞、赛诺菲安万特公司这样的制药巨无霸企业面前,先灵葆雅公司在气度和实力上似乎还略逊一筹。

    医药经济报2006年 第112期, http://www.100md.com(本报特约撰稿人 黄东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