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上海预防医学》 > 2006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1182244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28日 何 为 余慧珠
    ② 眼损害:Raitta[6]发现,工龄5~21年的15名长期接触正己烷的工人中12人有获得性蓝-黄色色谱的辨色力障碍和11名黄斑病变,研究后认为,是正己烷及其代谢产物损伤了视觉的受体脂质造成。Grant[17]认为,正己烷可引起视野缩小、视神经萎缩和球后视神经炎。另观察到视觉诱发电位和视网膜电图异常,提示小脑内轴索传导受阻和视神经通道的轴索变性[16]。邝守仁等[1]报道,正己烷中毒患者可出现眼底异常,主要表现为视乳头变细,色泽变淡,边缘模糊,但机制不明。近来,又有学者观察到,正己烷中毒患者可有眼部干涩、视物模糊、流泪、视力下降,以及周边视野缩小,但认为是正己烷毒性刺激所致,而非视神经受损[15]。正己烷中毒可引起眼损害,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③ 心脏损害:1992年,Khedun[18]发现1名对正己烷成瘾的南非儿童长期嗜吸正己烷后猝死,调查后认为,是正己烷的心脏毒性诱发心室纤颤。随后,他用大鼠做实验,发现正己烷可使大鼠心室纤颤阈下降,心肌内钾、镁、锌离子浓度下降,补充各离子到正常值后,心肌纤颤阈仍异常,电镜下心肌有形态学改变[5],提出了正己烷可对心脏造成损害。1994年,Murata等[19]对30名长期接触正己烷的工人做心电图检查,发现有心电图异常情况,提示心脏自律神经,尤其是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出现改变。近来,国内报道,正己烷中毒者有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过缓和不齐,个别早搏、T波低平、电轴逆转以及肢体导联低电压[1]。邝守仁等[20]对此作了专项研究,中毒组99人,接触组110人,对照组77人进行生化检查,结果三组均有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力异常,每两组活力异常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但接触组中,有35例出现低血钾,占31.81%,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中毒组,因此认为,接触正己烷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低血钾,未发现正己烷可对心脏造成损害。关于正己烷是否具有心脏毒性,医学界至今尚无定论。

    ④ 肝脏损害:肝脏是正己烷主要代谢场所,在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催化下,正己烷被氧化成毒性更大的代谢产物[21]。动物实验证明,正己烷具有膜损伤作用[22]。近年,有学者研究后认为,正己烷所致的肝脏损伤,极有可能是脂质过氧化损伤,并可能是正己烷毒性作用机制之一[23]。陈嘉斌等[24]观察到,大部分病人早期有食欲不振、恶心症状。于是,他们选取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33人、接触正己烷1个月到7年的员工66人、无毒物接触史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