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药品监督
编号:11279126
助“千年药都”走出低谷——保定市创新监管促使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规范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30日 《中国医药报》 2006.09.30
     本报河北讯 保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实践科学监管理念,正确处理监管与发展的关系。他们把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监管模式,促使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规范发展,使安国药业逐渐从低谷走向兴盛。

    安国药业历史悠久,素有“千年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之称。安国市有40万人口,其中有20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药材的种植、生产、加工或销售。然而,由于传统的中药产业经营管理模式与时代发展不合拍,中药材交易大厅管理混乱,经营方式陈旧等原因,近年来,安国药市的日客流量只有几千人,日吞吐量只有100多吨,不及鼎盛时期的三分之一。

    2005年12月以来,保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先后16次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安国开展调研,并主动和安国市政府协调,反复研讨规范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发展的对策,促使安国市形成了走中药材“种植集约化,加工规范化,销售合法化”产业化发展之路的思路,其具体方法包括成立一个合法经营中药饮片的法人公司;创建“公司+农户”的生产模式;对中药饮片实施分类管理等。

    为规范经营秩序,提高中药材产品质量,保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会同安国市政府积极推进安国中药材交易大厅企业化改制工作,预计今年10月底可以完成。中心交易大厅经营户全部签订规范经营保证书,聘请13名质量监督员,还设立了免费检测中心。在安国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实行划片分段进行监管的基础上,保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还对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进行每月不少于两次的监督检查,建立起了专兼结合、上下联动的质量监管网络。

    为了解除制约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发展的瓶颈,保定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拟定了《河北省地产中药材初加工管理办法(草案)》,河北省政府参照该《办法(草案)》批准并委托省局印发了《关于产地初加工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为安国药农从事中药材初加工和经营提供了便利和保障。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药都集团总经理李晓恩据此领衔提交了《关于完善中药饮片管理措施的建议》的议案。该议案被列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2006年重点办理的建议案。

    目前,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呈现出规范发展、健康发展、繁荣发展的势头。广大药商药农的热情高涨,在交易大厅的摊位数由原来的701户增加到1578户;门店由原来的160户增加到272户;办理《营业执照》的药材加工户由零增至456户;经营品种达到2000多种,日吞吐量由原来的每天100多吨增加到300多吨,总体增量在40%以上。

    (李军 周颖), 百拇医药(李军;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