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78993
无公害认证需良好“生态环境”;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0月9日 《中国医药报》 2006.10.09
     ■现状

    2001年以来,随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已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对于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品牌战略的实施,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以往的工作实践看,在认证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以推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健康发展。

    据笔者了解,以下两个问题我们必须给予重视:

    认证主体体系薄弱 一是认证承办机构上下不对口,工作不顺。2003年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要求,一些省的农业厅专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具体负责全省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之后,多数市、县也成立了相应的承办机构。但市、县承办机构归口较乱,上下不顺,工作相互推诿,协调难度大,对开展工作有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二是认证队伍素质低,工作效率不高。突出的问题是专业人员不足,素质普遍不高,工作人员大多为兼职,很不固定,工作质量差。三是缺乏一支自上而下的、稳定的检查员队伍,现场检查监督不够。随着认证数量的增加,需要监管的范围和数量将不断增大,如果没有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检查员队伍进行有效的监管,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其结果必然会形成认证形式和内容的严重分离。四是各级政府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资金投入少,扶持力度不够。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很少,各市、县财政支持也很不平衡,尤其是县一级财政几乎没有投入,影响了无公害认证工作的开展。
, 百拇医药
    认证对象响应迟缓 一是因检测检验花销大,企业申报积极性不高。目前产地环境检测费用大约5000元/万亩,产品检验2200元/个。这样的高费用连一些企业都难以承受,更不用说分散经营农户了。二是农产品市场准入制没有全面推开,企业认证的紧迫感不强。三是无公害农产品利益机制尚未完善,企业认证后的效益并没有得到提高。一方面,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刚刚开始,品牌形象在市场上难以树立起来,广大消费者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知度还不高,优质不优价,影响到一部分企业的申报;另一方面,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渠道不宽,销路不畅,进超市销售门槛高、成本大、效益差,普通批发市场也体现不出认证效益,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了申报企业的积极性。

    ■对策

    完善认证主体体系 在加强省级承办机构自身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市、县承办机构,理顺工作关系,明确各级的职责与分工。充实技术力量和管理人员,逐步实现省、市、县三级认证工作有机构、办事有人员、运行有经费。
, http://www.100md.com
    完善认证工作制度 主要是要制定农产品产地认定环境检测技术规范,统一检测机构的环境检测标准、收费标准,降低检测费用。同时,要研究和制定获证产地和产品及标识的监督管理办法与扶持政策,促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建立业务过硬的认证队伍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省级承办机构应加强市、县两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产地认定现场检查员的进行培训。市、县两级农业部门也要重点对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和内部检查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要重操作、重实用,突出无公害认证的相关政策法规,农业生产的专业知识,以及农产品的安全卫生标准、申报材料审查、现场检查知识技能等。

    加强认证后管理力度 要建立监测制度,定期开展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以及农业投入品状况进行监测,保证认证标识与产品安全性的统一。要督促获证企业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强化标识管理,杜绝标识滥用、乱用现象。

, http://www.100md.com     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应着眼于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无公害标识、获证产地与方行P男问搅η蠖?br>元化和多样性,比如可在公共场所进行现场咨询,在媒体上做公益广告等。鼓励认证企业把树立品牌的广告宣传与认证宣传结合起来,相得益彰。通过努力,使无公害农产品成为生产者追求的目标,消费者采购的首选,使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真正成为安全放心的象征。

    加大投入 各级政府可根据各地财力状况,采取多种形式,对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企业和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或奖励。要积极探索对蔬菜、果品等鲜活农产品生产者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的直接补贴。调动企业、农户的生产、认证、销售无公害农产品的积极性,促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王立坚 杨波, 百拇医药(王立坚;杨波)